1月5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最新公告披露,2024年营收6.86万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5267亿元,同比增长11.37%,得益于AI云端网络产品、消费电子产品、车用业务及零部件的强劲增长,2024年鸿海集团创下历年最高营收记录。

鸿海科技集团2024年业绩公告
2024年,全球3C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明显,终端消费如AI手机等需求增加,一改2023年3C电子“小年”的颓势,据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智能手机产量11.7亿部,同比增长9.3%。据高工机器人观察到,苹果、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扩产,同步带动了国内3C电子代工厂商业绩,有望带动工业机器人在3C领域的出货量增长。
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EMS制造企业,为苹果、亚马逊、华为等巨头公司提供代工生产服务,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iPhone和iPad产品组装商,是苹果产业链供应商(以下简称“果链”)中的龙头企业。
自2011年以来,苹果持续公布其供应链企业名单,目前国内果链上市公司有100多家,包括富士康(鸿海集团)、比亚迪、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这些企业都引入大量自动化制造设备,在智慧工厂中有不少工业机器人本体和集成方案在应用。
据果链相关人士透露,自动化已经使得苹果代工厂在国内削减了数千名普通人力需求,部分产线的普通人力减少了近30%。据苹果年度供应链报告,其制造合作伙伴企业合规员工总数从 2022 年的 160 万人下降至 2023 年的 140 万人。
苹果公司一直引领着消费电子行业的软件硬件更新,对果链企业的自动化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部分果链企业代表的机器人应用与智能制造盘点:
富士康
根据TrendForce数据,富士康负责了国内大多数iPhone高端机型与iPad的生产任务。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能,富士康一直在稳步推进生产自动化的实现,通过机器人的自研、无人自动化产线的搭建、灯塔工厂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3C智能制造领域经验。目前富士康拥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9座WEF认证的全球“灯塔工厂”,60多座集团灯塔工厂。
在机器人的应用上,富士康也是国内较早吃螃蟹的一批企业,在2006年富士康就着手研发首台工业机器人,之后陆续开发出30余种规格型号的”FOXBOT”机器人,仅在大陆就已采用约10万台机器人,其中一半是富士康自制机器人,主要机器人生产基地坐落在台北、深圳、晋城3个城市。

富士康首台工业机器人“深圳一号”
在3C电子领域,富士康工厂机器人产线应用丰富,涉及抛光、打磨、涂胶、喷涂、焊接、检测、分拣、装配、码垛、包装、搬运等多个工艺或应用场景,移动、工业、协作、人形机器人均有应用,覆盖了精密电子产品仓储、生产、检测、物流的全过程。
在对外合作上,富士康早期主要采用发那科、ABB等外资品牌,随着国产机器人厂商水平的提升,富士康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国产机器人厂商合作。
高工机器人观察到,汇川技术、大族机器人、新时达、科捷机器人、配天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厚达智能、优必选、越疆机器人、节卡机器人、遨博智能、珞石机器人、翼菲机器人等企业均与富士康展开不同程度的合作。
同时,富士康直接或间接投资了达闼科技、软银Pepper机器人、思灵机器人、法博智能、NUWA Robotics等机器人企业。
在手机、平板、耳机等3C业务之外,去年8月据外媒曝料,苹果公司一款代号为“J595”的桌面机器人的机械臂与外壳由富士康集团的兄弟单位鸿准精密生产,可用于远程控制家居、参加视频会议、家庭安全监控等家用/办公场景,预计在2026年面市。
具身智能的火热席卷整个机器人产业,今年1月3日,富士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公开表示,富士康目前正在与英伟达合作,计划在中国台湾高雄市开发服务型人形机器人,引入包括医疗保健行业在内的其他服务领域。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和研发也面临一定挑战,富士康科技集团仓储技术中心副理高鹏表示,富士康希望通过人形机器人替代高危和重复性的岗位,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稳定性,工业场景对人形机器人来说,定制化程度很高,在场景开发方面需要一定时间。
今年1月15日最新消息,优必选与富士康达成新的合作关系,其人形机器人准备进入富士康郑州车厂进行实训。
比亚迪
在“全球造车大厂”的身份之外,比亚迪同样也是苹果、华为、小米等企业电子产品的代工商。据比亚迪新发布的公司官方传记显示,比亚迪与苹果的关系始于2009年前后,当时比亚迪开始为苹果加工零部件,目前双方合作超过15年。2023年9月,比亚迪电子斥资158亿元收购了果链的关键EMS厂商捷普在国内的制造业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比亚迪承接了包括iPhone、iPad产品的部分零部件及加工组装业务。2024年3月,比亚迪在上海苹果总部展示了一台小巧的iPad自动光学检测设备,通过4个iPad Pro的摄像头进行拼图采样,再结合深度学习,完成对产品的组装检查,经过10天训练,其检出率可达99%以上。
公开信息显示,埃斯顿、埃夫特、美的库卡、越疆机器人、节卡机器人、拓斯达、新时达、天奇股份、艾利特机器人、优必选等机器人本体企业都曾主动公布或被动曝光,其机器人产品应用在比亚迪工厂产线中。
其中,越疆机器人与比亚迪电子合作打造了柔性连接器精密装配方案,应用在3C电子领域,凭借高精度的视觉引导、力觉控制、运动控制性能,完成柔性自动化装配,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近年来,车企造人形机器人已成为一种趋势,比亚迪在招聘公告中透露,其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成立于2022年,目前正在积极招募机器人的大脑、小脑和硬件领域人才,已开发完成工艺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研发了潜伏顶升款、料箱款、PCB转运款等多个型号的AMR机器人。

立讯精密
立讯精密从连接器业务起家,后续业务扩展到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从2009年开始,立讯精密就承接苹果公司的连接器订单,2013年立讯精密正式进入果链名单,苹果公司2024年发布的iPhone、Apple Watch、AirPods、AR/VR等新品的组装生产,立讯精密均有涉及。
据立讯精密2023年财报显示,当年立讯精密总收入为2319亿,其中苹果公司收入占全年销售额的75%。立讯精密表示,受益于AI在消费电子终端的落地应用、通信领域核心零部件高性能需求、汽车零部件需求的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771.77亿元,同比增加13.67%。
在立讯精密的iPhone自动化生产线上,包括SMT、电子元器件定位组装检测、相机控制按键焊接、自动化分装等应用都有机器人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汇川技术、埃夫特、拓斯达、节卡机器人、越疆机器人等本体企业与立讯精密均已展开合作。
在2020年3月,拓斯达与立讯精密签署6.5亿元订单,提供基于工业机器人含自动化、立体仓储、工业厂房建设、IoT的一站式智能生产环境整厂解决方案,机器人应用在包括在越南的两家海外工厂。
立讯精密的多家子公司涉及到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业务,如2013年成立的江苏立讯机器人,2021年成立的东莞立鼎、昆山立芯等子公司。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立讯精密曾表示,基于对电子相关产业所需工艺的深度掌握,公司进入人形机器人等相关新兴产业具备成熟的能力与商业基础。
蓝思科技
蓝思科技在2006年就成为苹果供应商合作伙伴,为初代苹果生产玻璃防护屏,目前为iPhone等多条产品线生产玻璃、金属外壳等零配件,同时也是Apple Vision Pro的玻璃供应商之一。
得益于以旧换新、电子产品补贴等政策支持,消费电子迎来旺季,2024年前三季度,蓝思科技实现营收462.28亿元,同比增加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