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买米买面成为了居民的首选方式,然而快递行业的复工率只有4成不到,这就加大了送货的难度。相当于在网上下单的居民变多,而实际上送货的快递员却明显地减少了,受大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目前居民的吃喝用度等问题,在满足“无接触”的配送方式下,无人配送车已经开始顶替人工作业。
【518智能装备在线导读】线上买米买面成为了居民的首选方式,然而快递行业的复工率只有4成不到,这就加大了送货的难度。相当于在网上下单的居民变多,而实际上送货的快递员却明显地减少了,受大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目前居民的吃喝用度等问题,在满足“无接触”的配送方式下,无人配送车已经开始顶替人工作业。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机器人消毒、机器人配送等等,类似案例518智能装备在线(www.zhineng518.com)曾多次报道过,如果有一天,当你走在路上看见一辆车上没有驾驶员,千万不要大呼“鬼来了”。
2018年,百度Apollo携手苏宁推出无人配送小车曾轰动的整个物流业,随后阿里、京东也纷纷开发无人车,加速布局物流无人车领域,国外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重点研发无人配送,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痛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由于无人配送技术还不够成熟,对场景的依赖还很严重,并且全新的调度运营模式也有待完善,所以那时推出的无人配送车也只是噱头。但2020年的疫情却让一个自动驾驶细分领域的应用在短期内明显加速,也就是物流自动化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在支援武汉后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期待。
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网购成为了居民的首选生活方式,然而快递行业的复工率只有4成不到,这就加大了送货的难度。以仓储物流为例,这个每年劳动力以20%的速度递减的领域,近几年一直面临着“用工荒”难题,“仓库员工月流失率15%、年流失率180%”这样的数据具有普遍性,疫情无疑让这种状况雪上加霜,而对于整个物流环节的末端环节,也是唯一一个直接和客户面对面接触的环节,该如何应对?
如何以最少上岗人数支撑最后一公里较大的物流配送量?怎样实现人与人少接触以及远程监控来保障安全?通过分析各种案例,大家一致认为部署无人配送车是一个必然选择,而且对于疫情结束后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也是如此,此时,低速无人车成了最后一公里的运输新方式。
无人配送车可以在指定的配送范围内进行运送,按指定的地点取货后,自动行驶到目的地进行配送,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取货人的“真实性”,然后打开餐箱取出物品交货,全程都是与人隔绝接触的状态。无人配送车每天都会有专人进行多次反复消毒,以确保不会通过机器上沾染病毒传给取货的客户。
当下,物流配送已是刚需,而无人车成了最佳解决方案。518智能装备在线(www.zhineng518.com)记者获悉,尽管无人驾驶早已不是概念性的技术,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真正能投入实战的无人驾驶车还少之又少。京东无人车、一清创新无人车、穿山甲、美团、白犀牛、新加坡GT科技公司机器人等在这个紧急关头启动了低速无人车配送服务,大大解决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为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
事实上,搭载了摄像头、激光/毫米波雷达及AI系统的无人车已提出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从政策上看,由于无人车处于测试阶段,政策还没有放开,影响着无人配送时代的来临。从技术上说,无人车还是一种研究性解决方案,其稳定性尚待考验,需要对路况、场景有更多深入的测试、研究和突破。从成本而言,目前无人车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依旧很高,尚未实现规模化落地,只有成本降下来,无人车才有望得到普及。
不过,业界认为,无人车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无人配送不是一个仅限于疫情期间才暴发出来的需求,这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需求,它有效解决了客户与配送环节的纠纷,提升了消费者和整个交易环节的安全度。另一方面,对快递公司和外卖平台来说,使用无人车将节省庞大的人力成本。另外,在一些复杂路段和特殊天气中,物流配送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影响配送员们的安全。
小伙伴们,对于最后一公里使用无人车配送,您是怎样看待的?欢迎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