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行业门户网
品牌 活动 访谈】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关注公众号
咨询热线400-0756-518
今日焦点
​​​金陵智造AGV舵轮
智慧物流,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新闻中心
探维科技发布64单元激光雷达,全力冲刺高级自动驾驶赛道
来源:探维科技 | 作者:探维科技 | 发布时间: 1549天前 | 396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丰田、宝马、长城等车企以及蔚来、理想、小鹏等一众造车新势力纷纷换道激光雷达,一大批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开始在2021年逐步落地。

探维科技发布64单元激光雷达全力冲刺高级自动驾驶赛道

 

  种种迹象表明,激光雷达正处于爆发前夜

  丰田、宝马、长城等车企以及蔚来、理想、小鹏等一众造车新势力纷纷换道激光雷达,一大批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开始在2021逐步落地。

  过去激光雷达未能普及,主要是下游应用场景不成熟、产品成本较高等因素所致。如今L3别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加速,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也开始进入了试运营阶段,激光雷达市场呈现了一片火热的景象。

  VelodyneLuminar已经率先在美国上市,国内包括华为大疆赛、速腾一大批激光雷达企业都在加速推动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围绕汽车级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之争也愈加激烈。国内外激光雷达技术方案众多,各家都在探索验证阶段,尚未有明确的技术方案胜出。

高性能激光雷达的演进

  近期,探维科技介绍其新推出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产品——64单元Scope系列,并展示了产品在实际车载测试场景下的点云效果。

  在开放道路的测试点云中,Scope可以精细地还原道路环境、车辆行人等障碍物细节,并且能和高线数的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产品在点云效果方面一争高下。

 

根据用户实际使用和测试反馈结果Scope对行人探测距离超过100m,而车辆跟踪距离可以超过250m

 

如果将Scope核心参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对比,可以发现这款产品在测距范围、视场角、距离精度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回溯探维科技的产品开发和迭代历史,其上一款市场的主力产品是16单元的Tensor系列20191,探维携Tensor亮相CES,首次将多线激光雷达产品价格降低至1000美元以内,于业内先实现了产品的规模化量产和千台以上的交付16单元激光雷达Tensor也因其超高性价比和量产能力深受行业客户喜爱。但是,对于在复杂环境中高速行驶的智能驾驶汽车来说,其感知系统既要探测200米以外的物体,还要对物体进行识别,这就对激光雷达的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客户渴望一款像Tensor一样兼顾性价比和量产能力,同时又能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激光雷达。

  而Scope系列则是探维在高分辨率激光雷达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在坚持低成本、批量化车规级技术路线的基础上,探维及时补充了这一产品线以满足高层级自动驾驶系统和多种复杂场景下3D环境感知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环境感知解决方案。

技术路线之争

  车规级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之争从未停止,而且愈演愈烈。激光雷达系统涉及激光光源、接收器件、扫描模式、测距原理等多个独立的维度或子模块,每个维度上都有多种潜在的方案选择。如果排列组合下来,理论上可行的激光雷达系统方案甚至可能超过上百种。如何在这样的“技术路线迷雾”中拨云见日,是对众多激光雷达创业公司的核心考验。

  “谈到固态技术路线,通常都会说到OPAFlashMEMS,然而这只代表了对扫描模式的选择,远远不能体现激光雷达产品的全部核心技术。”探维科技CEO王世玮博士说道,“我们在清华做了十多年激光雷达,如果只是应用最前沿的技术,搭建一套演示Demo,实现几百线的分辨率、数百米的探测距离并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要在低成本、车规级、易量产的前提条件下来解决这个问题

  王世玮介绍目前在供应链端,阵列化的收发器件发展很快。我们一直在坚持核心器件阵列化、集成化和芯片化再结合我们Array-based Line ScanningALS平台的优势,Scope这款产品才可以高效地完成研发,并进入量产阶段。我们始终在践行:用产品实力来证明我们的判断力。

  探维科技CTO郑睿童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补充道“探维自研的ALS是推动核心器件阵列化、集成化和芯片化发展技术平台包括阵列化模拟前端、专用并行处理芯片、单轴大视场描扫光学系统,是市场上最可靠的激光雷达平台。其优势体现在产品稳定性强、量产难度低灵活性高迭代速度快四个方面。高分辨率Scope激光雷达的快速发布就是探维ALS平台和技术路线优势的集中体现。此外,无论是我们在售的TensorScope还是未来的128单元产品线,都可以在核心收发模组、扫描器件、信号处理算法、仿真工具链,以及生产组装标定流程等方面通用。”

  

  据悉,阵列化的光学系统和收发器件,可以减少光学、扫描系统复杂性,集成化则可以提高效率稳定性同时,探维自研的激光芯片和并行信号处理芯片,也让其在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

探维科技的方案,是不是激光雷达的终极解,还得交由市场检验。

 

量产落地的关键

  现阶段,激光雷达赛道百家争鸣,产品谱系日益丰富,整个激光雷达市场也开始逐步从混战进入淘汰赛阶段

  业内普遍认为一旦激光雷达真正进入爆发期,玩家们比拼的就是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也就是量产能力

  然而激光雷达企业能否成功突围并非“量产能力”四个字可以轻易概括。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

  一是,成本和产能能否支持规模化量产这要求激光雷达企业在最初设计激光雷达产品时就要做好整个产品技术架构及模块布局,以减少人工介入环节,并且在后期大批量生产的供应链上做好储备。

  二是,产品可靠性能否通过车规测试激光雷达产品要通过车规级认证,需要进行车规振动、冲击、温度循环等试验,满足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严酷的客户场景,是对激光雷达企业的最大挑战。

  三是,产品能否帮助终端客户量产落地。无论是激光雷达企业还是投资者,都期待乘用车自动驾驶全面商用落地愿景的实现。在乘用车前装市场起量之前,智慧交通、AGV、工业机器人等不同场景对激光雷达的各种需求,都对激光雷达企业解决方案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据了解Scope进一步发挥了探维向来具有的成本优势,作为64单元车规级激光雷达,样品价格在传统16线32线激光雷达之间。此外,探维科技已经完成了第一条组装产线的建设投产具备批量化组装、标定和测试的能力

  在车规测试方面,探维科技同样成果卓著。2019年Tensor小批量产时,探维科技就已经从部件、组件以及成品等各方面进行环境稳定性测试,覆盖包括冲击、振动、热循环、EMC和功能安全在内的数十项车规标准真正做到从源头出发让车规变成现实。目前,在一些批量客户的实际使用条件下,探维激光雷达产品已经连续工作超过1万小时

 


  此次Scope则专为高速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应用打造。250米的探测距离和0.125°的分辨率可有效识别远方障碍物,可保证高速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对于智慧交通应用而言Scope的120°水平视场角和25°竖直视场角则可完美实现行人、自行车、机动车等的检测和跟踪,帮助分析交通、缓解拥堵、交通安全。相信在拥有足够成本优势及车规安全性的支持下,Scope定能成客户应用迅速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环。

联系我们:135-1272-6426    188-0319-7535

座机:0319-759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