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车星球|年销100万台,这可能是自动驾驶率先大规模商用的场景
来源:木蚁机器人
|
作者:木蚁机器人
|
发布时间: 1007天前
|
80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自动驾驶应用的诸多场景中,有一个场景较少进入公众视野,但已经实现了无人化、规模化部署,这就是无人叉车。
从钱莫天和张硕的描述中,很容易给产品及配套系统贴上“操作难度高”的标签,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非常便利。 “工作人员只需要扫描一下托盘的货,再扫描一下车,任务就完成了。剩下就交给系统,它会自动计算给出目的地路径,然后执行所有动作。一个新手只需要5分钟就能学会车辆操作。” 钱莫天说道,“一旦应用了我们的系统,客户很快就会喜欢上,我们产品现在的日活率都是99%以上。” 单车智能、群体调度系统、系统安全性以及数字化能力,在解决客户痛点的过程中,木蚁也逐渐修起了自己的护城河。 “到目前为止,木蚁是唯一一家将无人驾驶技术和叉车结合、实现物流整仓无人驾驶的公司。”说到此处,钱莫天很是自豪。“我们可以迅速把上述壁垒积累起来,再加上这些年积累起来的供应链优势,我们可以进入到更多场景,例如单个用户需求不大,但总体量更大的工业仓储场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产品的优势将进一步体现。” 虽然有先发优势,但木蚁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物流这个薄利多销、对成本格外看重的场景中磨炼,也倒逼木蚁不断通过传感器、算法的迭代去降低成本。 目前无人叉车行业的产品售价基本在15~20万左右,而木蚁已经将产品售价做到了10万以内,整体优势已经非常明显。 不过从数据看,2021年无人叉车市场的销量大约8000台,在国内电动叉车市场的渗透率只有1%左右,上升的空间还很大,相信未来木蚁还会遇到不少有力的竞争者。一、沿着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的方向,寻找具有规模化复制爆款产品能力的场景。这个场景不宜有大量长尾问题,同时,是一个高频应用场景,能产生经济效益。目前来看,这样的场景木蚁已经找到了并进行了扩张。今年1月,木蚁成功从室内走向室外封闭园区搬运场景,产品、技术和模式已经进入了规模化推广阶段。
二、基于快速复制场景提升的量,进一步把成本做下来。据钱莫天透露,今年木蚁还会发布两款更低成本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产量和压低成本,最终的目标是要把无人叉车做到非常接近有人叉车的价格。三、把设备还原成工具,大幅提升应用性。今年木蚁还在筹划一款用在叉车上的滑板底盘产品,希望借此重新定义叉车形态,成为能兼容叉车托盘的车体。有了明确的打法和方向,对于想实现怎样的目标钱莫天也没有丝毫藏着掖着。“我们会在2024年达到收支平衡,随后便会开始上市流程,我们要做整个无人叉车赛道的Top 1玩家。”距离2024年这个时间其实并不远,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市场会爆发,拐点会很快来到。的确,对于一名创业者,还有什么是比即将看到黎明前的曙光更让人兴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