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行业门户网
品牌 活动 访谈】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关注公众号
咨询热线400-0756-518
今日焦点
​​​金陵智造AGV舵轮
智慧物流,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新闻中心
蓝驰创投:科技投资的黄金时代来临,在时代变革和产业创新中做从容的先行者
来源:蓝驰创投 | 作者: 蓝芯科技 | 发布时间: 969天前 | 5664 次浏览 | 分享到:
伴随科技投资黄金时代的来临,提前布局的机构正在把握“It's My Turn”的绝佳击球时刻。近日,投中网报道了蓝驰创投对于当下底层趋势的观察与精选赛道的布局思路,分享如下: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震荡放缓,市场情绪受影响波动较大,对接下来的预期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但投资这件事,正是为了应对未来的风险,当下的每个选择都影响进程,步履难停。

放眼资本市场,一边是TMT、新消费的猛然哑火,一边是围绕能源转型、智能制造、企业服务的热度升温。当变化来袭,以往的增长逻辑逐渐失效,我们亟需借助一场技术大变革迈入新的发展周期。

 与互联网的投资范式不同,科技投资需要更前瞻的眼光更深刻的行业理解更耐心的陪伴,盲目切换易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

早期技术投资的反馈周期很长,长到没有十年的积累,很难走出真正的行业龙头企业;长到让很多基金受存续期所限,望而生畏。

不过,对于一些提前布局的机构而言,科技投资的黄金时代来临,则是个“It's My Turn”的绝佳击球时刻。蓝驰创投就是其中一员。

赛道冷热切换间,打了10年提前量的蓝驰创投,更像是一位从容的先行者,保持着冷静的判断与独特的投资策略,把握创新与变革趋势,在恰当的时机果断出手,让每个所想所做成为对未来有贡献的影响力因子。


穿越周期

做科技投资的早期先行者


或许是受硅谷基因影响,蓝驰认为“不被定义”才是创业和创新的本色,早期投资要持续冲破极限、做“敢为人先”的尝试。二十余年来,蓝驰只专注于科技投资,尽管历经了全球多个经济与创新周期,却一直将科技视为不变的初心。

 提前量打得够多,却也易坐冷板凳,坚持“投早投科技”的蓝驰经历过数次灰暗时刻,但时间终究会奖励坚守初心的人。在新能源汽车还未成为共识前,蓝驰作为理想的早期投资人,在其价值爆发前连续投了5轮,陪伴其在纳斯达克与港交所完成双重上市,回报丰厚。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蓝驰一直用实际行动坚守着科技投资,陪伴创业者从0到1。这期间的成就感与动力,最终来自于解决科技与生活的问题,用商业手段为社会问题找到解法。

 面对市场的波动,蓝驰总能保持笃定的节奏。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和资本寒冬双重影响,市场情绪低落,“募资难”不绝于耳。5月,蓝驰宣布完成新一期双币基金的募集,总规模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这也是上半年首家官宣大额募资的机构,极大地提振了行业士气。

 做科技投资,离不开精准识别周期。对于穿越数次周期的机构而言,站在任意一个节点,往前看都是险象迭生,往后看都是风平浪静。但重要的是,手中始终保持充足的弹药,并敢于在市场行情低迷时看准下注。


察觉底层趋势变化

主动参与新一轮经济增长


在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看来,社会发展的动能正在切换,在当下的环境继续投资科技,其实是在经历一场GDP的重新分配,以及主动参与新一轮经济增长。只有察觉并把握底层趋势的变化,才能够更好地找准机遇。

 归结下来,这轮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人口问题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在未来3-4年会加速,超60岁的人口已超总人口的20%,到2035年预计能达到35%左右。劳动力特征的变化,将引导产业结构逐步从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

 国际形势来看,中美两国将有长期竞争关系,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垄断某一生产工具以获取主导地位,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科技力量,“国产替代”进程刻不容缓。

 从发展历史来看,近现代的三次科技革命都始于科技创新,并在各个产业中找寻到生长土壤,带来效率的巨大提升,最终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要打破发展瓶颈,亟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纷繁变化中,新科技、新产业是具有相对确定性的机会。

 蓝驰曾基于对人口老龄化的大方向判断,挖掘了低速自动驾驶在清洁场景中的应用,领投了高仙机器人的A轮,后者目前已成为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清洁机器人领域的绝对龙头,投后估值增长约数十倍;基于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间关系的准确判断,蓝驰成为青云科技的首个机构投资人,持续助力后者作为科创板混合云第一股于2021年上市。

前瞻性思考与准确布局,令这家机构得以率先捕获投资机遇。蓝驰不仅是安芯网盾、云途半导体等的首个机构投资人,还是镭镆科技、博萃循环、云圣智能、蓬涞数据、即时设计等的A轮领投方,充分发挥早期投资机构的价值发现功能,助力这些初创企业得到头部机构的后续投资,迈向发展快车道。  

以远见破未见

去探讨未被定义的战场

与一些广撒网的打法不同,蓝驰这家颇有“扫地僧”范儿的机构选择通过深耕细分赛道形成庞大的优质创新项目矩阵,再通过优中选优,持续追投头部标的,把握稀缺资产的确定性机遇。

受国内外长期驱动因素影响,诸多细分领域未来都具有系统性的发展机会,蓝驰亦长期关注由科技创新向未来产业生长变迁的优势领域,以远见破未见,去探讨未被定义的战场。

01

新能源的细分蓝海机遇


经过数十年发展,受益于技术发展和工程师红利,中国已经在电动化、光伏、氢能、核能、储能积累了相应的产业基础。此外,为应对石油经济、美元霸权的影响,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也是必然选择。蓝驰已围绕着上层应用、能源相关、底层技术,超前进行了相应的项目储备。

例如,蓝驰观察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未来退役的动力电池将呈现井喷式增长,而我国可开采量产的锂、钴等电池材料金属资源短缺,供应链安全冗余度低,动力电池的低碳回收再利用领域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蓝驰于Pre-A轮就独家投资了领先的动力电池回收方案提供商「博萃循环」。

「博萃循环」以高效的萃取技术作为核心优势,可将废电池中90%以上的金属再生为电池级产品,实现20%以上的整车价值回收,已与近十家能源领域的世界500强、国内电池和能源领域头部企业合作,业绩连年高速增长。

储能亦是蓝驰看好的赛道之一,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2500亿,2030年达8000亿以上,增量空间巨大。基于储能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遇到的挑战,蓝驰投资了数字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云储新能源」。

「云储新能源」打造了基于数字储能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云储颠覆了两百多年来固定串并联电池的应用范式,将传统的电池直接的硬连接变为程序控制的柔性连接,构建起储能即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已与国网、华电、三峡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当前订单量增长迅速。

02

底层技术驱动机器人驶入加速道


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变化持续推动了机器人赛道快速发展,能够用机器人替代的工种市场空间广阔。随着机器人的类型不断增加、性能提升,其应用场景和范围都在进一步扩大。加之依托于国内供应链及制造优势,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生产优势愈加明显,许多机器人企业的产品亦热销海外。在此基础上,蓝驰看好具备相关产业场景认知沉淀、底层技术积累、有效实现效率提升的机器人投资机会。

例如,蓝驰发现在电力、安防、能源、采矿、智慧城市等客户规模大、涉及较大安全问题的行业,人力巡检成本上升和用工供给减少的问题最为明显,看好工业无人机器人的巨大应用市场,于A轮起就开始支持全自动无人机及系统研发服务提供商「云圣智能」。

「云圣智能」通过“工业无人机+全自动机场+地面机器人”全自主巡检,为电力行业、工业和智慧城市提供更先进、更安全和更高效的服务,也是目前中国市场唯一支持工业无人机自动续航、更换的公司,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作业,已与国家电网、世界知名油气管网公司等深度合作,并成为北京冬奥会的电力保障单位。其虎鲸虎穴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凭借创新的设计理念和优越的产品性能,更是获得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红点奖殊荣。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合同额同比大幅提升。

联系我们:135-1272-6426    188-0319-7535

座机:0319-759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