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工博会350+企业竞逐具身智能:从核心部件到场景落地的产业全景图
来源:518智能装备在线 | 作者:郝瑞 | 发布时间: 今天 | 38 次浏览 | 分享到:
【518智能装备在线 & 1号无人车网 记者 现场报道】当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在展会现场灵活表演 ;当非夕科技的自适应机器人展现技术的通用性与拓展性;当威迈尔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模拟物流仓储领域搬运时,518智能装备在线 & 1号无人车网记者一行,穿梭于第25届工博会7.1馆和8.1馆的人流中,真切感受到一场机器人产业的 “进化革命”。以 “具身工业 智领未来” 为主题的展会现场,全球超350家企业在两大展馆,呈现出清晰的场景分化特征,工业、服务、特种等领域各自涌现出技术标杆企业,形成多点开花的竞争态势。而我们的镜头与采访本,记录下技术竞速与场景革命背后的真实图景。

【518智能装备在线 & 1号无人车网 记者 现场报道】当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在展会现场灵活表演 ;当非夕科技的自适应机器人展现技术的通用性与拓展性;当威迈尔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模拟物流仓储领域搬运时,518智能装备在线 & 1号无人车网记者一行,穿梭于第25届工博会7.1馆和8.1馆的人流中,真切感受到一场机器人产业的 “进化革命”。以 “具身工业 智领未来” 为主题的展会现场,全球超350家企业在两大展馆,呈现出清晰的场景分化特征,工业、服务、特种等领域各自涌现出技术标杆企业,形成多点开花的竞争态势。而我们的镜头与采访本,记录下技术竞速与场景革命背后的真实图景。

一、现场直击:从 “炫技表演” 到 “生产实战” 的场景跃迁

在越疆科技展台前,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其 “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 示范场景 —— 这无疑是本届工博会的 “流量担当”。微缩产线中,双足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 在传送带旁精准分拣芯片,轮式机器人穿梭转运料箱,四足机器狗在模拟管道间巡检,协作机械臂完成毫米级装配,四类设备通过统一系统实时联动。更令人惊叹的是远程操作演示:1800 公里外的操作人员通过 “远程存在” 技术,操控 DOBOT Atom 完成开冰箱、取牛排、煎制翻面的全流程,动作流畅度堪比人工。“这不是概念演示,而是已落地的技术方案。” 越疆现场负责人的话打消了我们的疑虑。

不远处的节卡机器人展台,JAKA EVO 平台的演示更具颠覆性:我们亲眼见证工作人员发出 “将红色零件搬至质检区” 的语音指令后,机器人自主规划路径、避开障碍完成任务。“过去是‘点位编程’,现在机器人能理解目标。” 节卡具身智能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二、创新馆:国产操作系统的 “破局时刻”

作为工博会上集中展示上海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具识智能、玉贲智能、御风未来等浦东企业展示了在具身智能、智能制造、空天海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傅利叶的工业场景解决方案同样亮眼。多台GR-2机器人围绕模拟产线分工协作,料箱搬运、物料分拣行云流水。“针对物料杂乱的痛点,我们用‘视觉 — 触觉闭环 + VLA 大模型’破局。” 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机器人面对无序堆放的零件,先通过视觉识别定位,再以触觉反馈调整抓取力度,成功率达98%。这让我们意识到,具身智能已从单一功能演示,走向多机协同的系统级应用。

三、技术深探:从 “部件突破” 到 “系统协同” 的底层逻辑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具身智能的落地并非单一技术的胜利,而是 “部件 — 算法 — 平台” 的协同进化。在核心部件区,纽氏达特的展台前围满了整机企业的采购人员。作为全球第二大行星减速机供应商,其为人形机器人定制的产品,将传动效率提升至92%,支撑起DOBOT Atom 的精准动作。


感知系统的突破更具颠覆性。鑫精诚传感MEMS 六维力传感器:将其贴在机械臂末端,抓取鸡蛋时能实时感知压力变化,确保既抓牢又不捏碎。

四、产业反思:热潮之下的 “真需求” 与 “伪命题”

在密集采访几家企业、观摩多场演示后,我们对具身智能产业有了更清醒的认知:热潮之下,机遇与泡沫并存。


(一)真实突破:柔性制造的 “刚需解法”

“柔性制造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毕马威的判断在现场得到充分印证。越疆的多机器人协同系统、节卡的快速学习技术、傅利叶的柔性分拣方案,都精准击中了 “小批量多品种” 生产的痛点。


(二)现存挑战:从 “展厅” 到 “车间” 的三道坎

但走访中我们也发现,行业仍面临多重瓶颈。首先是成本与耐用性的平衡:某企业的人形机器人虽性能出色,但关节部件寿命较小。其次是技术同质化:至少5家企业的演示都是 “抓取-搬运”,缺乏场景创新。最后是标准缺失:不同品牌的机器人无法互联互通,这为终端客户增加了采购成本。

更值得警惕的是 “概念炒作”。我们在某展台看到,所谓的 “具身智能机器人” 只是在传统机械臂上加装了语音模块,却宣称 “能自主决策”。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向我们直言:“现在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是来‘蹭热度’的,真正能落地的技术不到两成。”


(三)未来方向:场景细分与生态共建

对于产业未来,企业负责人与专家形成了共识:场景细分是破局关键。越疆聚焦工业协同、傅利叶深耕康复与工业、赛特智能发力环卫,这些企业的路径证明,“小而美” 的垂直场景更易实现商业化。而生态共建正在加速技术落地:睿尔曼的开源平台、具识智能的操作系统,都在试图打通 “技术 — 应用” 的壁垒。

曾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具身智能不是‘人形机器人专属’,而是所有智能装备的进化方向。” 这句话,或许道出了产业的本质。从工业机械臂到环卫清扫车,从康复机器人到物流AGV,具身智能的价值不在于 “长得像人”,而在于 “像人一样思考与协作”。


结语:从 “技术秀场” 到 “生产力革命” 的漫长征途

离开工博会时,宇树机器人的机器狗仍在现场蹦跶,但更让我们难忘的,是象节卡,美的、越疆、开普勒、天链机器人、威迈尔、傅利叶、智澄、中科新松、埃斯顿、库卡(KUKA)等企业那样,兑现 “要让机器人真正‘打工’” 的承诺。这场展会让我们看到,具身智能产业正在从 “炫技阶段” 向 “实用阶段” 跨越,尽管仍面临成本、标准、同质化等挑战,但当核心部件实现国产替代,当算法贴合真实场景,当生态形成协同效应,具身智能必将从展厅走进车间、走进社区、走进生活,真正开启千亿级市场的新蓝海。而我们,将持续追踪这场从 “技术秀场” 到 “生产力革命” 的漫长征途。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普渡机器人闪耀工博会,「配送+清洁」工业全栈具身智能产品矩阵重磅亮相
  • 立镖机器人美国办公室盛大开业,全球化布局再落关键一子!
  • 华睿科技应邀出席FAIR plus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合作伙伴见面会
  • 喜报!喜报!徐州考拉机器人成功入选2025年江苏瞪羚企业!
  • 飒智智能亮相2025工博会:以类人作业机器人引领具身智能新浪潮
  • S创十周年盛会,木蚁机器人CEO谈AI赋能工业的未来
  • 里工携里掂D1再赴云栖之约,以看得见的落地场景解锁柔性智造新力量
  • 如火如荼!智千整厂智能解决方案亮相CISMA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