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行业门户网
品牌 活动 访谈】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关注公众号
咨询热线400-0756-518
今日焦点
​​​金陵智造AGV舵轮
智慧物流,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新闻中心
九识无人车事故频发,核心创始团队系扎堆从京东物流离职后加入
来源:南方都市报 | 作者:南方都市报 | 发布时间: 62天前 | 961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以来,无人配送车在物流等场景加速普及。临近电商年中大促配送高峰,相关企业的无人车交付量不断攀升。然而,在近段时间,无人配送车上路行驶接连发生交通意外。

今年以来,无人配送车在物流等场景加速普及。临近电商年中大促配送高峰,相关企业的无人车交付量不断攀升。然而,在近段时间,无人配送车上路行驶接连发生交通意外。

4月上旬,西安市一辆车身标识为“九识”的无人快递车与路边停靠的一辆黑色汽车发生追尾事故。此事发生前一日,有网友拍下陕西咸阳一车身标识有“九识”的无人车在配送过程中,将一辆倒地的电瓶车拖行一段距离后才停下。同日,北京昌平区一辆同为九识品牌的无人配送车与一辆轿车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未停车等待处置,反而自行驶离现场。

如今,无人配送车产品不断迭代、朝着规模化落地的方向发展。尽管上述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无人配送车上路行驶接连发生交通意外,引发外界对其安全性的担忧。

据公开信息,近几次事件涉及到的九识智能隶属于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识智能”),成立于2021年8月,号称拥有可成熟规模化商业应用的L4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据悉,其背后创始团队及核心研发成员多来自京东无人车,且多位人员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批量从京东离职进入九识智能。

南都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成立仅仅两年,九识智能快速研发迭代了5款智能城配无人车,产品研发速度可谓“创造业内L4从零到商业化落地速度纪录”。但近期的一连串的交通事故,却引发业内对九识智能的产品及迭代速度的质疑。

物流无人车规模化应用超6000台,安全事件频发

4月9日,据媒体报道,西安市一辆车身标识为“九识”的无人快递车与路边停靠的一辆黑色汽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现场无人车打着双闪。九识智能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事发前,无人车停靠在路边,在人工接管取快递的遥控过程中,自动驾驶模式取消,相关人员接管操作失误,导致无人快递车追尾前车。

无独有偶,4月8日,在陕西咸阳,一辆车身标识有“九识”和“中通快递”的无人车拖行电瓶车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这辆九识无人快递车左前轮卡住一辆倒地的电动车后未停止行驶,在拖行一段距离后才停下。

事后,九识智能回应称:经核实,当日涉事无人车到达事发地之前,有一辆电瓶车因发生交通事故倒地,在等待拖车拖离。倒地的电瓶车车身覆盖了之前事故残留的其他车辆的塑料件,导致无人车识别出来的不是正常电瓶车这类物体的图形,而是判别为可轻微接触的一些软性障碍物,只做了轻微避让,导致无人车靠近障碍物时,电瓶车被挂到了无人车上。“这次事件也暴露出无人车在对变形障碍物的识别、避让强度方面需进一步提高水平。后续我们会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

而在北京昌平区发生的九识智能无人配送车与轿车碰撞事件中,轿车车主在受访时声称:事发时正从辅路驶入主路,无人车直接从左手边开过来,因为个头小没看见,无人车右后方侧面与轿车的左前方发生碰撞,撞完后没停车就走了。据报道,车主提供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九识智能还存在“未按规定登记指定的区域范围路段运行”等问题,不符合《北京市无人配送车道路测试与商业示范管理办法(试行)》中的相关条款规定。

城市配送“最后1公里”是物流配送业成本最高的地方,被视为自动驾驶最具价值的落地场景。据统计,截至2024年,快递物流无人车规模化应用累计超6000台,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的用户交付了上亿件订单,全行业日均配送量显著增加。近年来,该领域涌现了新石器、白犀牛、九识智能、毫末智行等专门的无人配送车制造商。从公开信息看,新石器无人车、九识智能等都曾被曝发生交通意外,多是和行驶中的四轮车发生碰撞。

无人车从业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快递末端场景下的道路是非结构化的,机器人虽是低速行驶,却要处理极为复杂的博弈需求,包括在凌乱的社区道路避让人群、车辆、猫狗及各类障碍物,实现转弯、急停、会车、倒车等操作,所以无人车在正式上路前,除了要经过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还需要经历大量的道路测试,即便如此也难以保证万无一失。

有行业专家对南都记者指出,无人配送车大规模推广上路,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市场准入、成本、价格,以及车辆的安全性;还要考虑与末端相关物流公司的协作程度,以及用户的接受度。此外,无人配送车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还不够多元。另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无人车的交通意外定责,要考虑技术性能、安全标准、运营管理等等。法律责任比例的划分要综合考虑事故的具体情况,包括双方的行为、路况以及任何可能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如若事故归因为无人车的技术故障,无人车运营方可能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九识创始团队及核心研发成员多来自京东无人车

工商资料显示,九识智能成立于2021年8月,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在北京、美国硅谷设有研发中心,曾在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4月累计获得四轮融资。其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定位为全球城配自动驾驶产品研发和应用企业,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商业化应用于一体,拥有可成熟规模化商业应用的L4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

据了解,公司创立和首次融资伊始,九识智能就曾因创始团队而受到外界关注。根据公开信息,该公司创始团队核心人物包括孔旗、朱伟铖、庄立,是百度无人车、京东无人车的创始班底。作为九识智能创始人的CEO孔旗毕业于上海交大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20年的行业经验。他在2011年毕业后加入百度,曾负责百度Apollo无人物流车研发应用工作,后于2018年加入京东,成为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兼自动驾驶负责人。2021年底,孔旗被曝离职,创办九识智能。

根据公开资料,京东物流对于无人车研发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组建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2017年6月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内顺利完成首单配送任务,2018年京东配送机器人首次于北京进行公共道路运营,2020年京东物流无人配送车在武汉完成首单配送。 2018年孔旗加入京东物流,其在后续采访中表示自己重构了无人配送车全新L4级自动驾驶技术框架,带领团队打造出首款可在开放道路上无安全员跟随的自动配送车4.0,并完成了无人配送产品的初步商业化准备。

孔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之所以从百度到京东,是因为技术通过和产业结合才能真正落地,而京东具备落地的生态场景和实际需求,这也是自己加入京东物流的原因所在。京东物流无人车研发期间积累下来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经验,形成了低速的L4级别(高度自动驾驶)开放道路的自动驾驶能力,是可以套用后对外输出的。自动驾驶技术最关键的是迭代速度。未来进一步发展,可以实现从低速的自动驾驶,平滑的延伸至高速自动驾驶,但这其中的数据积累是需要时间和运营规模支撑的。

除了孔旗,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朱伟铖、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兼法定代表人庄立的职业轨迹也十分相似——毕业后入职百度,2019年离职后,入职京东物流,分别任自动驾驶研发组高级技术人员、无人配送车算法组高级技术人员,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据业内人士透露,2021年9-10月,庄立、朱伟铖、孔旗先后从京东物流离职。而当上述三人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共同标签从京东物流换成了九识智能的创始团队。不过,根据工商资料显示,九识智能公司的注册时间为2021年8月。这是否意味着,三人在离职前已经创办了九识智能?

据悉,2021年底到2022年2-4月(九识智能公司初创期)的连续多月内,还有至少10余名京东物流无人车及自动驾驶部门核心研发人员扎堆离职,加入九识智能。例如:九识智能的关联公司北京飞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九识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周清、潘余昌,监事张金凤、前高管林金表。

另一边,根据工商资料,2022年1月起,九识智能、飞驰公司申请大量无人车及自动驾驶领域专利,发明人包含从京东物流离职的员工。据公开报道,周清以九识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参加了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联系我们:135-1272-6426    188-0319-7535

座机:0319-759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