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全球第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WABOT-1站立起来,从早稻田大学实验室迈出第一步,虽每步耗时45秒,却已震惊世界;最近,作为国内第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无需人工干预或关机,全球首次实现自主换电,机器人工作“连轴转”的场景成为现实。
在家庭端,场景创新解锁日常生活新体验。
7月初,越疆科技展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远程存在”能力。深圳与山东相距1800公里,一位工程师却能头戴VR设备,隔空精准操控远在山东的人形机器人煎牛排,并送到孩子的餐桌前,拓展了新应用场景。
在深圳,场景搭建充分融入城市治理,让创新链与产业链连接更加紧密。
坂田星河WORLD片区,深圳规划打造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这里将集机器人剧场、实验场、产业园区于一体,搭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协同-数据反哺”的全链条生态系统,助力打造深圳独特的机器人城市名片。
“深圳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制定人形机器人场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分层分类开放应用场景,覆盖B端、C端、G端全链条。”谈及新技术应用成果,深圳市科技创新局重大专项处副处长李坊标说。
按照“应开尽开”原则,深圳将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开放城市全域全时全场景。李坊标透露,2025年滚动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加速场景供需匹配,助力企业研发产品、迭代技术、验证性能。
立足创新高地、产业枢纽与场景基地,深圳人形机器人第一城轮廓日渐清晰。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