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邦快递广东枢纽为例, 当前在该枢纽使用了近百台木蚁机器人提供的“人机混场”智能叉车,节约了约一半的人力,成本下降了近40%。
目前,木蚁机器人已覆盖华南、华东、华中地区的几大快递枢纽,共计十余个枢纽外场,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约400%。
投懂场景、有核心技术、不断“迭代”的产品导向团队
当问及为何看好机器人时,曹巍认为,这是因为未来机器人赛道的市场仍存在很多变量,未来市场空间也许将远超当下的预测,将遵循点、线、面的策略进行全面布局。
“点是指具体的技术点,比如高维度的感知、语义理解、智能决策、精细控制等;这些点连在一起就是技术线,比如自主移动、手眼协同、柔性控制等;几条技术线交叉在一起,结合场景,就是面向场景业务能力的面,比如物流、工业、医疗、能源、服务等行业。”
曹巍称,未来影响机器人市场的关键变量是,机器人能力提升的速度和产品迭代的速度。
当市场跑得越来越快后,市场除了非线性的增长曲线,还有源源不断的竞争者。对于初创团队而言,当务之急是抢占大B灯塔型客户,他们有更持续的付费能力,还会为自己的产品技术带来背书。
在工业机器人赛道上,并不乏巨头型玩家。初创型机器人企业的差异化产品能力不够,就不得不直面这类竞争对手的竞争:“这对创业团队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对话最后,曹巍分享了自己在投资机器人初创团队时的心得,他认为,优秀的机器人团队应当都具备以下3种能力:
第一,深度理解产业需求,并能够基于现有技术抓到爆款产品实现产品闭环。
第二,持续深挖产业需求,能够打造并完善产品矩阵。
第三,基于已有的商业闭环,快速形成覆盖产业的销售网络。
“第一层的重点是需求和技术能力的匹配,第二层的挑战是产业认知深度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第三层则考验了团队的执行力,能否将已有的商业模式快速复制。”曹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