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行业门户网
品牌 活动 访谈】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关注公众号
咨询热线400-0756-518
今日焦点
​​​金陵智造AGV舵轮
智慧物流,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新闻中心
移动机器人大爆发,软银加码,这家企业如何做到4年领跑行业?
来源:猎云网 | 作者:猎云网 | 发布时间: 1409天前 | 3297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期,移动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优艾智合再次获得近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亚洲、SIG和蓝驰创投等知名机构。

  近期,移动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优艾智合再次获得近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亚洲、SIG和蓝驰创投等知名机构。

  此前一年,优艾智合就连续获得Pre-A、 A轮和A+轮三轮融资,除了上述投资人外,西交1896、伯乐科技、英诺、真格基金、常见投资、HAX、SOSV都在其投资阵营中。

  无独有偶,除了优艾智合外,仅今年4月份机器人行业就发生27起融资事件,其中过亿元融资14起,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去年,机器人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42起,总金额约为267.7亿元,为近十年融资的第三高。

  除了频繁的投融资,机器人企业数量也迎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在业、存续的“机器人”相关企业共20.5万家,2020年注册量暴增,共新注册7.04万家企业,同比增长69%。

  总体来说,2015年是移动机器人行业投资的分水岭,2015年之前行业默默无闻,国内做移动机器人的企业屈指可数,因为资本认为该行业投资风险高、等待时间超长,回报率不确定。2015年之后,巨头和互联网企业大举进攻这一领域。科创板的设立、国内提出的新基建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机器人领域开始回温。

  作为行业里的创业新星,我们也能从优艾智合的快速发展中侧面印证机器人赛道正重归火热。

  订单呈三倍速增长

  对于一个才成立四年的机器人企业而言,优艾智合的发展速度颇快。一方面是融资节奏快,不到两年时间就连续获得四轮融资。另一方面是企业订单每年连续三倍增长。

  “去年订单是前年的三倍,今年将继续保持这个速度比去年再增长三倍。”优艾智合创始人兼CEO张朝辉表示,上半年公司在工业制造场内物流的项目激增,能源行业的巡检运维需求也大幅增加,目前公司业务发展非常快。

  经过一年时间的研发和准备,优艾智合在今年一季度还顺利发布了针对半导体行业上游晶圆生产和封测环节的复合机器人,并在SEMICON正式对外亮相,拿下多个全球知名企业晶圆项目。在电力能源领域中,优艾智合在4月份发布的智慧电厂巡检运维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全国各地陆续落地。从火电厂到新能源,以及海上油井,项目均开始进入交付阶段。

  作为国内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迅速崛起的新兴力量,优艾智合通过提供一体化的智能升级解决方案,在智能制造和智能巡检运维两大场景中深耕,提升工厂自动化水平,帮助企业实现稳定连续、高效的生产。

  如今,优艾智合已完成了多个场景下的落地闭环,一路走来拿下台积电、中车、立讯、米其林、华能集团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订单。

  “软硬结合”构筑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优艾智合能迅速获得增长?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爆发。

  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处于轻度老龄化社会阶段,在国内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加速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下,制造业“用工难”成为一大困扰。

  优艾智合服务的企业就包括当下用工非常紧缺的半导体工厂。张朝辉能感受到这些企业对移动机器人的强烈需求。“在深入场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头部企业都出现了‘用工难’的现象,机器人弥补劳动力缺口已经变成未来提高稳定产能的重要因素。”

  此外,新基建、碳中和浪潮也催生了企业通过智能升级来完成降本增效、提升产能的目标,市场不断涌现出的定制化消费需求也在倒逼企业实行柔性生产。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度,中国市场新增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41000台,较2019年增长22.75%,市场销售额达到76.8亿元,同比增长24.4%。

  另一方面,面对这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赛道,优艾智合逐渐构筑起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场景深入度。工业领域场景细分繁杂,不同场景在智能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实际状况与具体诉求不同,相较之下,深入细分场景、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才能迸发创新点和持续的生命力。

  比如,优艾智合瞄准的领域之一,半导体行业。在国产化提升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产能告急、降本增效的痛点。而移动操作机器人深入该场景后,能够在工厂内完成物料在不同生产环节的自动流转,避免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保障生产节拍的稳定以及促进良品率的提升。

  进入半导体领域后,优艾智合针对晶圆生产、封装等上下游场景完成了解决方案的全覆盖;同样在智能巡检运维场景里,公司以电厂为核心,解决方案也覆盖了‘发、输、变、配、用’全环节。用张朝辉的话说,进入一个行业就把一个行业做透,用产品和服务解决客户实际问题,成为行业最了解场景的移动机器人企业。

  其次是软件能力。除了移动机器人,优艾智合还叠加软件功能,使得其具备根据ERP、WMS、MES等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整体物流自主调度的能力,能够完成备料仓到产线再至成品仓的物流数据全覆盖,真正帮助工厂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的生产。

  软件能力‍愈加重要的背景因素在于,国内机器人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历了一轮迭代升级,而工业场景的产品同质化竞争也已经出现。

  从2020年开始,市面上较为常见的主打工业场景的AMR企业其产品就开始渐趋同质化,从最基本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到潜伏式AMR、滚筒对接AMR、叉车AGV,市面上的产品形态渐趋雷同,技术差距也越来越小。

  在硬件逐渐趋同的背景下,软件则成了企业拉开差距,打造护城河的切入点,机器人专业化进入来“软件决定”时代。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技术体系来看,从最底层的基础理论到核心零部件技术,到机器人的系统技术以及集成应用技术,再到最后的智能制造产线技术,每一层技术都离不开软件和算法。

  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分析师卢彰缘曾在采访中谈到,真正能够让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更加开阔,能够真正解决用户问题的还是软件系统,软件系统跟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是未来改变传统机器人死板、缺乏智能化问题的关键。因此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软件系统企业将会脱颖而出。

  事实也确实如此,正是优艾智合具备移动机器人+工业服务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整体输出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深入场景的过程中迅速建立起行业壁垒,拥有更强的服务能力来面对当前行业的发展境况。

  比如,针对精密电子制造场景和电力巡检场景,优艾智合分别打造了YOUI TMS智慧物流系统、YOUI INS智能巡检系统等应用软件,将场内的物质流与数据流打通,深度融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

  在某被动元器件国内龙头企业车间内,7台由优艾智合提供的移动操作机器人正在机台之间转运。这条产线原先需要10名工人进行两班倒不间断操作。依赖于人力的产线常常出现大量冲突,每一次人员请假、离职、调岗等突发事件,都会影响产线的生产效率。

  通过7台移动操作机器人搭载智慧物流系统,优艾智合的解决方案完成了该车间的智能升级,节约人工白夜班一共20人,产线节拍提升了30%,只用了一年半就回收了在机器人投入上的成本。

  “移动机器人只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能够打通生产全周期环节的物质流与数据流,同时可以针对企业实际场景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促使移动机器人发挥更高的价值,增强企业用户粘性,最终帮助企业实现稳定连续、高效的生产。”张朝辉认为。

  交付100多个项目无烂尾

  机器人需求大爆发,行业在快速向前发展。但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滋生一些乱象。

联系我们:135-1272-6426    188-0319-7535

座机:0319-759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