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行业门户网
品牌 活动 访谈】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关注公众号
咨询热线400-0756-518
今日焦点
​​​金陵智造AGV舵轮
智慧物流,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新闻中心
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来源:中金 | 作者:中金 | 发布时间: 1445天前 | 8001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人配送遵循自动驾驶的底层技术原理,目前感知、分析决策、控制执行以及云端基础设施等技术架构共识基本形成;2)我们认为,逐步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快速商业化驱动的规模效应叠加国产替代将促使成本快速下降,进一步实现无人配送规模化复制。

当前无人配送赛道主要玩家均已提出较为明确的量产计划,部分玩家已经实现量产。以激光雷达为例,根据大疆Livox,随着L2+/L3功能的导入,激光雷达出货量将达到十万台每年,对应价格大幅下降。我们认为,类似于激光雷达的降本路径,在规模效应驱动下,无人配送车其他零部件成本也将持续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线控底盘、激光雷达和计算平台等关键硬件部分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产厂商,如大疆Mid-40 激光雷达单价仅为3,999元。我们认为,在量产规模效应和国产替代的共同驱动下,长期来看无人配送车辆成本有望下降到10万元以内。

图表:无人配送企业预期量产计划和量产成本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车百智库,新智驾,车东西,赛博汽车,中金公司研究部

持证上岗,路权开放是变量

标准制定渊源:借鉴学习,取长补短

无人配送需要政策的规范引导。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先行,监管后置”,无人配送乃至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公共资源”属性决定了政策必须先行规范:

? 安全性:无人配送车辆面临着安全性的问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和路测才能逐步上路运营。

? 公共资源的占用:无人配送车辆属于新增体系,类似于共享单车,会占用原有的公共道路资源。

欧美政策先行,具有借鉴意义。欧美国家无人配送车市场起步较早,与路权管理对应的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相对较较多。目前各国采用不同模式对无人配送车辆进行管理:

图表:欧美国家无人配送车监管政策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车百智库,中金公司研究部

北京批准首批无人配送车,先试先行,示范效应明显

北京采取类似于德国的“车辆自身+运营区域”双审核认证制度率先开放路权。2021年5月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向美团、京东物流、新石器三家企业颁发了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首次给予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向上述三家企业开放北京亦庄225平方公里的区域。

示范效应良好,其他地区或将陆续跟进。我们认为各地政府对无人配送整体持支持鼓励态度,在北京首次向无人配送车开放公开道路路权之前,其他城市已经陆续出现无人配送公开上路试运营的情况。我们认为北京开放路权的示范效应巨大,后续随着无人配送车安全性的逐步提高、生态逐步做大、模式得到验证,将会有更多城市向无人配送车辆开放路权。由于无人配送车占用道路公共资源,我们认为各城市能投入运营的无人配送企业数量将会受到政府监管,因此目前技术、商业案例已经准备充分的企业有望在这次路权的开放中享受比较明显的先发优势。

图表:部分无人配送车试运营城市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36氪,新智驾,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多点开花,商业场景各异

无人配送+快递:京东物流

快递配送供需缺口逐渐显现,特定场景下无人车是较好解决方案

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累计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从2016年至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复合增长率高达42%,然而期间快递员数量从203万人到400万人,复合增长率只有18%。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快递员位列第八,且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始终保持前十五名,高速增长的快递业务量正在对行业的设施、人员、技术、管理提出全面的挑战。

图表:2015-2020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和增长率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国家邮政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快递员在“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中的排名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中国人社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无人车在校园等特殊场景拥有较好的应用可能性。1)校园需求旺盛:根据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2019)》,2016年高校快递总量为15亿件,至2019年将突破30亿件,并将保持稳定增长。以教育部披露的当年高等教育在校3,833万人计,人均快递达78件。2)取件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受到高校学生上课时间的限制,快递取件时间高度集中。加上服务站物品分布杂乱,货架间的距离往往十分狭窄,寻找快递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无人车进一步缩短了货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通过集中派送、标准化服务,灵活机动地为用户提供派送服务,能够满足校园等特殊场景的需求。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进入该赛道,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图表:无人配送+快递行业落地企业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智慧物流报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以京东物流为例——多版本迭代,全方位能力

以京东物流为例,京东物流X事业部支持无人配送技术开发。京东物流于2015年底进入无人配送领域的探索与研发,在2016年5月成立X事业部。X事业部被称作是京东物流的“智慧物流技术部队”,打造无人科技,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块:无人仓储(无人仓)、无人配送(无人车、无人机)、无人店面(无人超市、无人售卖柜)。

图表:京东物流组织架构图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物流沙龙,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京东物流X事业部业务方向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京东物流X事业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2016年9月京东物流发布无人仓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原型机,宣告智能物流正式起航;2017年京东618期间智能物流项目开始逐渐投入运营;2019年11月,发布最新一代4.0版本无人配送车;2020年10月与常熟市开展战略合作,致力于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配送城;今年5月成为首批获得北京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的企业之一。

图表:京东物流无人配送发展历程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京东物流X事业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历经四次产品迭代,4.0版本规模投入商用。从2016年到2020年,京东物流无人车经过了4个大版本的迭代。京东物流4.0版本无人车搭载1个Velodyne 16线机械式激光雷达、4个硬件同步的360度摄像头、4个大疆半固态激光雷达和2个高清红绿灯摄像头,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拥有1024L货箱容量,承载重量可达150kg,续航里程100km,最大爬坡30%,可进行远程接管。其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之前的版本也显著提高,能够应对恶劣天气和夜间行驶等场景。2020年投入“抗疫”使用,提供服务107天,往返6,800公里,运送包裹约1.3万件。

图表:京东物流4.0版本无人配送车参数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JD Corporate Blog,中金公司研究部

率先在真实道路商用,先发优势明显

真实城市率先实践,有望快速复制。2020年,京东物流在江苏常熟启动了城市级智能配送运营项目,京东物流无人配送研究院也落户常熟。京东物流运营的无人配送车辆已经实现了去掉现场安全员,可以通过在常熟搭建的京东物流无人配送远程指挥中心进行管理,必要时工作人员可进行远程介入、接管以保障安全。截至2021年4月,京东物流自动驾驶团队已经采购超过250台第四代无人车,下产线交付运营车辆101台,部署区域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包括常熟、北京、长沙、天津、上海、武汉、宿迁、呼和浩特等,实现常态化运营。团队计划于2021年无人车达到千台规模,2022年达到5000台以上,在2025年实现5万台规模。

打造“服务站+智能快递柜+无人车”校园快递综合解决方案。不同型号的无人车可一次性承载几十甚至上百件包裹,行驶至固定配送点将包裹投递到师生手中,实现点对点便捷交付,拥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够有效解决包裹洪峰问题。并且高校学生的快递一般以中小型盒子和袋子为主,多为服装鞋帽、电子产品、日用品、化妆品等,通过车柜的设计改良也能够在将来实现更多快递同时配送。从技术层面看,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型的封闭区域,路况可知可控,地图测绘也更加精准,同时出行路线相对固定和简单,低速运行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行人的安全。当前京东物流无人车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长安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深圳大学、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浙江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投入运营。

联系我们:135-1272-6426    188-0319-7535

座机:0319-759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