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一方面,目前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的挑战,人口红利渐退、人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仓储自动化的需求。触及到创业初心,“海柔希望利用机器人技术,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我也在思考,我为什么要活着?”陈宇奇说,“要创造价值才是活着的意义。”
自诞生之初,陈宇奇就将海柔定位为一家全球化企业。目前,海柔实现了机器人本体、底层定位算法、控制系统、机器人调度、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核心元素的自主研发覆盖,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实现全球专利布局,拥有和已申请全球知识产权1100余件。
“研发层面,我们去年投入了3个亿,计划以后每年投资5个亿。”陈宇奇说。在他看来,“技术只是工具,更多的是要产品的价值。所以海柔的组织层次,一部分与技术相关,另一部分是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
2022年,海柔在海外动作频频。在与海外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陈宇奇发现了很多需求层面的差异。“国内客户只要结果,而海外客户不仅要求结果完美,过程也要完美;海外客户早期就要你有高投入,交付成本高。此外,我们获取到的毛利相比国内要高。”
与海外本土仓储机器人企业相比,海柔在项目成本、技术、定制化能力等多方面占据较大优势。陈宇奇表示,海外市场的扩张和本地化,将会是未来海柔的发展重点。但短期内,海柔不会再扩张更多的产品线,也不会扩张团队规模。
“我们还是只专注于一开始的产品线,这一点,要做到世界上最好。”陈宇奇透露,今年年初,海柔着重发力组织和供应链建设,力求强化组织效率。团队规模也会保持在现在1600人的水平,“短期也不会变了,而是侧重提高现有人员的能效”。
陈宇奇认为,这样的发展策略与海柔奉行的文化有关。“我们有深圳企业的特质,非常务实。我们没有能力保持多产品线扩张,同时保持品质如一。我们的目的是更好服务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