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已开启革命性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成为制造企业转型变革的重要支撑与驱动力。如何抓住机遇、突破瓶颈、创新升级,对于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7月27~28日,《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首次携手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在“制造之都”佛山举办“2023第七届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大会”。
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 变革加速”为主题,来自制造企业、研究机构、物流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等领域的行业专家济济一堂,围绕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如何转型升级,通过主题演讲、高峰对话、展览展示、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探讨技术趋势,介绍解决方案,分析成功案例,分享落地经验,从供应链与物流视角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北京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副理事长
《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主编 臧勇先生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在当前复杂背景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
臧勇先生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物流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瓶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这也是本次大会将主题确定为“数智赋能、变革加速”的原因。
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大会是杂志社精心打造的品牌会议之一,迄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七届。论坛针对制造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物流痛点与难点问题,围绕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运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得到了众多制造行业企业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参与。
“世界制造看中国,中国制造看佛山。”今年大会选择在佛山举办也是经过了认真考虑。佛山有着“制造之都”的美誉,也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佛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加速推动以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等十大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制造业“数改智转”。相关企业则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并进行自主研发创新,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主办方,《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由北京科技大学主办,自199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深入调查、采访报道等方式宣传先进理念和成功案例,为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是针对顺德、佛山乃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和技术需求,由北京科技大学与佛山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和创新创业基地。自2019年正式启用以来,在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最后,臧勇先生强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数智物流的变革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未来,让我们一起携手,踔厉奋发,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迎接“智造强国”的到来。
大会主持人(上午):《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副主编 江宏女士
江宏女士在主持中提到,“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大会”是杂志社打造的品牌会议,今年首次来到佛山,一方面是因为佛山制造业发达,制造企业众多,对物流改善的市场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杂志社首次与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共同主办会议,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互补优势。
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之后,全球制造业开启智能化升级。中国也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制造业转型变革。目前,制造行业无疑是物流新业务拓展的热点领域,也是智能物流技术创新应用的主阵地。
同时,制造业物流系统建设往往也最为复杂、难度最大,覆盖制造企业的全场景、全流程,从仓储延伸到产线,从局部改善到整厂一体化建设,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数字化,制造业物流正在进行深刻变革,挑战巨大。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工厂自动化改造成本高、投资大、周期长,因此物流系统建设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随着物流项目的落地,可以显著节省物流成本,减少流程节点,简化流程复杂度,提高物流运行过程质量,提高物流的流程稳健性与柔性。
以下为主题演讲内容,仅呈现部分观点
PART 1 《以物流为主线做好智能工厂规划》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伏生先生
邱伏生先生在演讲中,从“为什么要以物流为主线进行智能工厂规划”“如何规划”“最佳实践”“智能工厂物流系统构建总结与体会”四个板块进行了深度分享。
“如果没有智能物流的保障和支撑,智能制造将永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他首先强调了物流的重要性,并详细梳理了智能工厂物流的定义与内涵,提出应从物料与产品、产线与设施、物料流动、物流运营团队、物流风险、园区与建筑、物流信息等七个纬度进行综合考虑和整体规划。
随后,他分享了规划逻辑与方法论,以及如何基于MBSE物流规划系统模型,实现项目从规划到落地全过程的科学管控,并强调规划到运营应该以终为始、坚持初心、坚定信心,实现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一体化。他重点分享了智能工厂物流规划的关键要点,例如,配送物流与工位物流的融合,物料包装与物流数字化/智能化,针对物料流动场景分类应用技术、物流计划与物料等。
最后,他通过丰富的图文/视频展示了博世华域转向系统南京工厂、美的集团空调事业部泰国工厂两大代表性智能工厂的物流规划与效果,并以此提出了智能工厂物流规划建议。
他特别强调说:“不要让见识约束了你的想象力!”
PART 2《灯塔工厂-数字化物流变革分享》
安得智联生产物流方案与数字化负责人 谢骏先生
谢骏先生从实践落地角度,详细展示了灯塔工厂数字化物流的变革过程。
他首先简要分析了目前制造业供应链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人群结构改变带来市场层级重构,二是认知分层、多元化的需求,三是VUCA时代柔性与韧性之间的平衡。他指出,供应链体系发展存在诸多盲区,例如:聚焦于物流的降本增效,而未从计划、采购、生产、物流、退货协同的角度发展更大的变革价值;盲目的数字化变革,缺少实物流的体系支撑,缺少将数字化从信息采集到辅助决策的长远规划;单一角色视角,缺少拉通供应链上下游各参与者诉求,未形成变革价值分享的机制。
据此,谢骏先生从四个方面重点分享了灯塔工厂数字化物流变革的过程。第一,从信息流和实物流两大维度进行阐述,展示了安得智联的数字化协同平台+端到端一体化物流服务,第二,如何实现实物流向“实”,构建高效协同的运作地盘;第三,如何实现数字化向“智”,以供应链全局角度提供最优决策;第四,如何实现上下游全价值链一体化。
PART 3《走出断点自动化,看全流程数字化物流解决方案如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深圳市磅旗科技智能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益民先生
“单场景去人化、断点自动化,是目前行业面临的共同痛点。”在演讲开始,郑益民先生便指出企业智能制造物流的现状和痛点,并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缺少合理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物流节点存在大量信息孤岛,系统和设备数据不连通;数字化存在局限;大部分工厂的自动化还是单工序节点去人化,或者单项目自动化、上下工序物料没有智能协同;生产节拍和物料配送节拍脱节;中间环节大量依靠人工,非拉动式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