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业车辆行业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智能AGV的应用和发展。记得三年前,在多个行业技术研讨会上,业内专家们在介绍完AGV技术应用后,或多或少会有些畅想,其中有一个议题就是AGV未来能否像传统叉车一样可以进行租赁使用?当时看似不可思议的概念,而今已成现实。
近年来,工业车辆行业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智能AGV的应用和发展。记得三年前,在多个行业技术研讨会上,业内专家们在介绍完AGV技术应用后,或多或少会有些畅想,其中有一个议题就是AGV未来能否像传统叉车一样可以进行租赁使用?当时看似不可思议的概念,而今已成现实。
业内知名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极智嘉于2018年推出“机器人即服务”的创新合作模式,其中就包括机器人租赁、全仓代运营和仓配一体化智能仓服务。目前,机器人租赁已成为该服务中增速最大的业务板块之一,在电商、服装、食品、药品等行业都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商用市场,AGV租赁的模式也正在推行。例如高仙的商用清洁机器人产品目前已全面向新加坡地区展开租赁,擎朗目前盈利主要也是来自于智能机器人的出售和租赁,普渡科技的送餐机器人产品目前虽然以售卖为主,但也有部分通过租赁的方式来降低门槛以帮助客户提升销售业绩转化。
那么为何这些AGV系统方案提供商会考虑展开租赁模式,促使自身从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呢?首先是拓展业务需求。物流自动化目前的渗透率其实并不高,尤其对一些中小型电商或者制造企业来说,物流自动化改造的成本过高,而不管是设备代运营还是租赁,能够有效降低应用企业在投资机器人中的财务障碍,并可获得“及时”的投资回报,这无疑增强了企业的使用意愿。其次是为了培育市场。中国AGV市场依然处于发展中阶段,硬件提供商、软件服务商及终端用户彼此之间互不了解属于常态,因此需要不断积累实际应用案例,才能更深切的了解市场和实际工况,进而为改善和研发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方案提供强大推动力。
目前AGV租赁主要包括设备租赁和运营管理两部分,其中设备租赁指为一些难以承受高额的一次性投入费用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仓储物流机器人服务,或者为部分特定企业特殊时期提供增量服务,如618期间为快递行业临时增加更多智能AGV,这类租赁服务能够有效减轻使用企业的资金压力;运营管理服务则是为企业运营一个智能化仓库,由AGV厂商提供设备、人员和运营服务,帮助企业管理仓库和订单,AGV厂商负责仓库的日常运营并按照仓库的发货数量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这一模式的诞生主要是源自于物流行业的高风险属性。在不同时期,每家客户的业务需求量都不尽相同,只有相对平衡的供需关系才能避免AGV资源的浪费,实现利润最大化。
当然,万事开头难,AGV租赁的实施门槛肯定比传统叉车租赁高很多,例如设备代运营,AGV厂商需要组建专门的运营团队,而且智能仓库其实并不仅限于移动机器人,还要与叉车、立体货架等各种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所以这种服务模式对于机器人厂商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要求很高,一般有实力的厂家才会考虑实施这种模式。
另外制约AGV租赁发展的更大因素是标准化,特别是仓储AGV。众所周知,叉车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特性,仓储AGV也一样,在应用过程中大部分都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加上AGV租赁其实是系统方案的租赁,在租赁前期需要不小的投入,在实际收益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使很多瞄准AGV租赁市场的企业望而却步。
因此,综合考量,尤其在标准化和使用成本未出现根本性变革前,AGV租赁对于AGV厂商而言,更多的是期望通过租赁服务使终端客户真正看到机器换人的优点和效益,打消“试水”企业的疑虑,从而达成产品服务买断才是其真正目的。或许未来的AGV租赁应是围绕运营管理这一板块做大做强,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