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行业新闻] 损失软银150亿,被宇树碾压,抢跑30年“......
2025-10-22
[行业新闻] 全球人形机器人竞争白热化,今天在杭州亮相的......
2025-10-20
[行业新闻] 赛力斯押注具身智能:汽车的尽头,是机器人 ......
2025-10-16
[行业新闻] 从Figure的10亿美金押注,看人形机器......
2025-10-16
[行业新闻] 赛力斯加码资本布局:全额收购引望股权,推进......
2025-10-16
[行业新闻] 九识智能向内卷,新石器向外求:无人配送车行......
2025-10-16
2025-10-15
2025-10-15
[行业新闻] 智赋工程,驾领未来|新疆白石湖露天矿90台......
2025-10-15
[518原创] CeMAT ASIA 2025 智慧......
2025-10-20
[518原创] 预热2025上海CEMAT展:海豚之......
2025-10-17
[518原创] CeMAT Aisa 2025上海:......
2025-10-17
[518原创] 云迹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约5......
2025-10-17
发展多年,波士顿动力似乎始终没走出MIT校园。人形机器人之争,已经跳过了概念阶段,进入到全面商业化阶段,波士顿动力快要连网红都当不了了。
波士顿动力账号的最新一期视频,观看量只有67万次。
最近三个月,账号观看量最多也不过百万次。
而在7年前,黄色机器狗Spot的视频观看量高达1.7亿次,全网轰动。
“网红”陨落,这家人形机器人“灯塔”,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虽然人形机器人概念最近两年才火爆,但是行业早就发展了多年。
长期以来,波士顿动力都是这个领域的“灯塔”。
1983年,还在麻省理工的马克·雷伯特(Marc Raibert),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款能单腿蹦跳的机器人。
凭借这个机器人,马克拿到了一笔25万美元的投资。
这位神秘的投资人,后来成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的主任。
彼时,互联网还不成熟,机器人更像是科幻片的产物,军方人员的参与,更加重了这个故事的科幻属性。
美国军方无意间的一粒种子,却在后来开花结果。
1992年,马克脱离麻省理工,创立波士顿动力。
最初的马克,打造出一款手术模拟器,用于指导外科医生手术,还凭借一个会跳舞的小型人形机器人受到索尼关注。但这些终究没有让波士顿动力找到方向。
转折发生在2005年,DARPA 开启了一项计划,想挑选几个科技公司为军方研发尖端产品。
波士顿动力的“大狗(BigDog)”在4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
这个略显粗糙的机器人,能够在相对复杂的路况上平稳行走,军方寄希望于其能够为士兵背负重物。
数千万美元的投资砸下,波士顿动力快速发展。
除了“大狗”,还相继推出阿尔法狗 LS3、四足机器人 Cheetah(猎豹)和可自由跳跃旋转的 Wildcat(野猫)等产品。
2009年,波士顿动力改进出人形双足机器人Petman,完全领跑行业,这是日后Atlas的原型。
看起来波士顿动力节节攀升,但最终没能如愿。
在路线选择上,马克选择液压驱动。通过压缩泵产生高压液体,通过压强产生巨大的推力,驱动机器人关节活动。这颇有些生物仿真的意味。
然而,液压驱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压缩泵噪音巨大,且一旦遇到磕碰极易发生液体泄漏。加之其结构复杂、维护困难,最终导致军方失去了兴趣。
2013年,“大狗”项目终止。
在那个人形机器人尚处萌芽期的阶段,波士顿动力极其超前,并不缺少关注度。
终止与军方合作后,谷歌递来橄榄枝,两家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公司一拍即合。谷歌以30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波士顿动力。
这一年Petman 迭代而成的Altas原型机正式亮相。波士顿动力已经打造出了四足和人形机器人。
与军方合作,卖身谷歌,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波士顿动力奠定了发展基调:学院派,是To G、To VC思维。
这种思维主导下,波士顿动力依然像搞学术研究一般,是申请经费模式。专心搞研发,专心做宣传拿“经费”,不顾及商业化。
2015年,Spot 的概念介绍视频走红。一年后正式问世。
这只黄色四足狗在此后多年一直是外网的“网红”。2018年,Spot开门的切片视频病毒式传播,再度火爆一时。
在社交媒体的经营方面,波士顿动力可谓颇有心得。
但投资人并不是慈善家,投资是为了回本,无法忍受一个持续亏损且看不到盈利希望的公司。谷歌最终放弃掉了波士顿动力。
孙正义成为新的买家。2017年,软银以当年的价格获得波士顿动力的控制权。
在软银的控制下,波士顿动力开始迅速商业化。
2019年,波士顿动力面向特定客户推出Spot租赁服务,每月租金最高2000 美元。
2020年,开启售卖服务,单机售价高达74500美元。
然而,波士顿动力似乎更擅长做网红,擅长做技术,却并没有去思考机器人的作用是什么。消费者不是买不起就是买不到,好不容易拿到手了还没有合适的使用场景。
Spot销量惨淡,只卖了不到400台。
彼时,软银面临巨额亏损,不得不甩卖资产自救,长期亏损的波士顿动力再次被卖身。
这一次的买家是韩国现代集团,收购价只有9.21亿美元,给到的估值是11亿。算下来,在这笔交易中,软银损失了约150亿人民币。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估值比当年谷歌收购时缩水了63%。
现代集团的这笔收购另有深意,因为此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点燃,具身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始融合。
机器人市场变天,波士顿动力的地位一落千丈。
2021年,马斯克宣布了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计划,一举推火了人形机器人市场。
一年后,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问世。
到2024年,Optimus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
马斯克用三年,走完了波士顿动力30年的路。
技术上,Optimus已经能与人共舞、分发酒水和伴手礼。马斯克畅想着未来能遛狗、修剪草坪、购物、照顾人类。
更重要的是,Optimus售价不到30000美元,是机器狗spot的不到一半。
原因也非常直接,马斯克的Optimus有物理层面的训练场景——特斯拉工厂,供应链与特斯拉高度复用,能够极限压缩成本。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AI能力。
Optimus开始,人形机器人开始向着通用人形机器人发展,除了具备常规的运动能力、避障能力,还在朝着具有自主能力演化。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同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