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未来十年物流技术行业十大趋势预测(下篇)
来源:王祖锦 | 作者:王祖锦 | 发布时间: 1564天前 | 764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一期(十大趋势预测上篇)内容回顾:

原计划写未来物流技术行业十大趋势预测,上次写的时候发现每一个预测要写的内容太多,加上自己脑力跟不上,就写出了六个趋势预测,将标题改为上篇就发布了。没想到这篇文章发布后朋友圈的反响非常热烈,阅读量创出新高(抱歉本公众号这是第二篇文章图片),前面两篇文章的阅读+讨论总次数达3,700多次,不错的成绩(小得意),但这只是开始,就像智能物流设备技术一样,未来不可估量图片(大梦想)。

  代言词:智能物流设备技术,1.8米托盘货架通道,中欧班列,高铁货运,SaaS/AI/WCS ,华山论剑,罗文&甄妮

  上一期(十大趋势预测上篇)内容回顾:

  原计划写未来物流技术行业十大趋势预测,上次写的时候发现每一个预测要写的内容太多,加上自己脑力跟不上,就写出了六个趋势预测,将标题改为上篇就发布了。没想到这篇文章发布后朋友圈的反响非常热烈,阅读量创出新高(抱歉本公众号这是第二篇文章

),前面两篇文章的阅读+讨论总次数达3,700多次,不错的成绩(小得意),但这只是开始,就像智能物流设备技术一样,未来不可估量

大梦想


  下面列出了上一篇的六大预测内容标题,没有看到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公众号进去看一下,这对理解本篇的内容有帮助。

  • 智能化物流设备技术将成为市场主流
  • 叉车市场将迎来史上最严峻的转折点
  • 货架通道1.8米将成为主角/前移式叉车将不再是主流设备
  • 公共的仓库建筑结构将会增加新的结构形式:局部单层高空间+局部多层
  • 中欧班列将改变国际供应链物流路径格局/其伟大程度堪比大运河
  • 国内高铁物流将驱动构建全新的物流网络运作模式/今天的公路干线运输将受到降维打击

 

  昨天下午朋友卓一叉车的潘总约我聊天,他说上篇内容他自己看了三篇,也转给他的同事们看,原因是上篇文章中有些未来趋势预测与他们公司目前从事的事业高度一致,这几年他企业全力于1.8米窄巷道相关的叉车设备技术研发和推广,我听了后很开心也有小压力(开心是别人从你脸上就能看到,但压力只有在自己心里看到).

  因为上篇的内容有些预测对行业的变革虽然非常猛,但应该是好理解的,但今天要写的预测内容有点复杂,会涉及到相关行业企业的生存问题,而且是不知不觉的演变,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有些朋友看了可能会震惊,但我还是会遵从内心,尽量负责任的来写清楚。


  趋势预测-7:物流信息技术结构将发生大的变革/一些目前头部阵容的企业或将被迫退出

  这里相关的信息技术是指物流运营运作管理的三大系统:订单管理系统OMS/仓储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合并简称OWT。其中,WMS已经成为仓储运作管理中应用最广的必备的软件系统,而恰恰WMS在未来仓储运作的演变中被变革是最大的。

  实际上我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对WMS的关注,当时国内本土服务商还很弱,WMS的主流服务商是几家国际巨头公司,Infor, 曼哈顿,红色草原,JDA等,还有SAP也有该模块但一直被物流人诟病。当时的市场特征是,企业上一套WMS系统,要花几百万到千万的成本,实施要半年多时间,而且还有很大的失败风险。

  近五年互联网电商大发展,客户需求发生了大变化,要快速上线,低成本,服务响应要快,原有的国际几家大的服务商有点跟不上互联网步伐,国内本土服务商获得了发展壮大的窗口期,本土代表性的企业富勒等得到了大发展,还有天时地利把握很好的后期入场的服务商通天晓和海联天下等也都发展非常好(还有其它一些本土服务商也发展不错,我不太熟悉),几年间这个市场完全变成了国内本土服务商的天下了(互联网经济时代是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企业家需要做的事情就剩下“人和”了

),我平时担心的只是这些企业会不会拿太多项目而没有把项目实施质量做好。 

  但目前的信息技术的繁荣,也存在很多突出的供需双方问题。2017年我受库迪咨询公司委托帮助与思科中国销售团队做了一次在线交流讲座,其中一部分内容我谈到“企业CIO面临的挑战”(内容见下面两页PPT截图),这是我当时访谈了四家企业的CIO后的总结,可以看出CIO们平时肯定压力山大,其中都谈到自己开发还是外部采购的抉择(纠结)问题,实质上是源代码的问题。

  到今天,信息技术服务商大都还是不给源代码,而用户企业有非常需要掌握源代码,服务商不给源代码的原因可能是处于产品技术保护,毕竟投入了很大的资源开发的,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要将研发成本从客户License费中收回来(至少我理解是这个原因),有时我就想,难道不能将License费转换为直接的研发费用分摊费吗?(我们甲方客户大都是讲道理的嘛)。


  总之,这几年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商兄弟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你从他们微信朋友圈经常晒出的照片不是在那个什么岛上潜水(虽然我也知道那个花不了多少钱)就是在国外某个滑雪圣地团建(实际就是度假)还有吃着美食每个人伸出俩手指Yeee的九宫格照片你就知道他们不愁业务,但我一直觉得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我是不是有点嫉妒呢?),只是一直找不到问题点。

  就在昨天,我在楼下河边唱完一曲“铁血丹心”,又打了一套“物流十八掌”,回到书房用我27年鸡肋的毕生武学“Jeff九阴真经”,终于把WMS模式的致命风险找出来了,哈哈哈哈…(

周星驰的笑声)。

  逻辑很简单:WMS的功能是为人工作业和仓储管理两方面提供服务,这里核心点是为人工作业服务。上篇文章第一个趋势预测中我就谈到,未来智能化物流设备技术将成为市场主流,未来仓库的作业场景是很多机器人和少量的人工作业,而给机器人指令的是WCS(仓储作业控制系统),那么,WMS服务对象就少了很多,License收费就直接减少了,对吧?(我前面就说了嘛,一直就觉得License模式有问题,这不,真相大白了

),

  哈哈,又是机器人搞的鬼,真是罪该万死,前面抢夺了不少我们仓库作业人员的饭碗,难道还要来抢夺我们WMS的地盘?(如果这样,说不定那一天在某个仓库的厕所了会发现一个机器人被揍得躺在地板上鼻青脸肿的场景(这个机器人就是我上一篇中提到的入职第一天与物流拣货人打招呼还要PK拣货效率的阿帅),仓库经理气的把物流作业人集中起来大吼“这些机器人我们花了好多钱买的,这是谁干的,给我站出来”,一个男生说“这不是我们物流人干的,肯定时那些IT人干的”,经理气的“IT人这几天都没有来过仓库,你胡诌吧你,小心我扣你这个月奖金”,大家不敢吭声了,这时一个女生大着胆子低着头低声说“报告经理,可能是我们的KPI定太高了,机器人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活,他们之间竞争太激烈打架了,我建议把我们的KPI都拿掉就好了”

  实际上这里机器人是背了黑锅了。如果让我们看WMS的功能模块,很多功能在未来随着智能物流技术发展都用不上了,相反,WCS的功能会不断强大,原先WMS的功能被WCS新增功能替代,但这是合法的,并没有犯规。今天,WMS根本不在乎WCS,因为WCS还很小,但WCS随着智能化会快速长大,会慢慢蚕食WMS的功能,特别是拣货作业,目前AGV机器人部队在WCS的幕后支持下正在全力向拣货区开进,还有收货上架,未来还有复核包装作业,也都会被机器人占领,到那时,机器人就成了主角,不,是WCS成了主宰者,还有什么算法和调度系统好像更重要,是未来耀眼的巨星,大家都使劲往里投钱,WMS成了没人爱的孩子

  下面,我用曲线图表达WMS/WCS未来演化趋势示例:(我把图灰色的那条线称成为“温水煮青蛙曲线”)(WMS的IT朋友们不要砸我鸡蛋啊,说好了,这只是预测


  刚才做这张图的时候,我想到了那张“旷视河图”,原先一直被这名称的“河图”两个字迷惑,我们老家产一种河豚,有剧毒但味道鲜美无敌,因此总觉得这张“河图”很神秘,但又一直不得理解。做完这张图,我隐约看到了这个“河图”的巨大野心(AMBITIOUS),但还不知道这张图画好了没有(我们大家都可以是画家)。

  那么,具体的WMS未来该如何发展,有没有出路?

  • 把WCS的地盘夺回来?难度很大,WCS与设备技术高度相关,WMS没有这方面的基因
  • 向上向下发展?不,上面O下面T都是自己人
  • 是否可以退一步转为开源系统,帮助解决CIO们的问题,换一种商业模式(咱不收 License费了,改收流量费)?
  • 是否可以联合OMS和TMS,建立强大的联盟,自我升级为供应链网络运营层面的系统,是那种 SaaS/AI的,更高级些?

  的确,传统物流信息技术的同学们要认真考虑这些问题了,那天我推导到这里时我自己都震惊了,感觉自己也要早做准备,我可以从物流咨询师转为未来预测师嘛,因为我自己也担心咨询这个业务需求能否持续十年。

  写到这里,我又听到星爷的笑声。这事情还没完,在后期的剧情发展中,物流人与机器人和IT人三军团大战,期间IT人发生了分裂,分为代表WCS的新IT人与代表WMS/OMS/TMS的传统IT人,又有那个河图部落中间不断在各军团间跑动,最终演变成一场华山论剑的大戏,很多情节我还没有想好,可能还有叉车军团再崛起,那力量也会  很大。这些,我将尽我能力在后面的“华山论剑”篇中再聊,"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呼哈)>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但爱心,找不到比你好..."。


  趋势预测-8:供应链物流仓储运作外包行业演变

  这是非常难写的一部分,按道理,物流仓储外包(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好像不是物流技术演化的主角,但随着物流技术的深入演化,物流仓储外包运作的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老办法,我们可以从仓储运作效率要素和外包的本质来分析可能的演变。

  传统上,供应链物流外包服务分为3PL(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简称三方物流)和4PL(简称四方物流),其中3PL是主角,负责甲方客户的仓储运作外包服务和运输服务,4PL是站在更高的供应链层面,应用供应链物流信息技术系统和优化组织能力,为甲方客户提供整体的供应链物流持续优化组织实施,提高整体效率.3PL和4PL功能往往是叠加的,很多大型的3PL公司都有4PL功能,如国际的利丰,嘉里,DHL,DD Schenker, Kuehne Nagel,C.H.Robinson,国内的京东,菜鸟,顺丰等。

  物流仓储运作的效率要素:

  物流仓储运作效率要素包括仓库建筑结构/设备技术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人工作业/运作策略应用等方面,目前3PL用的效率要素都还是偏基础的,主要是人+基础设备+基础信息技术系统(WMS),3PL给人的印象一直都不愿意在设备技术方面做大的投资,理由是要保持运作能满足不同类别客户的仓储运作(我知道,这是很牵强的理由)。但未来,仓储运作的效率要素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技术成为主角,WCS掌控日常运作,这是不可逆的趋势,现有的物流服务商能否跟进?

  仓储运作外包的本质:

  仓储运作外包的驱动因素很多(见下图,泽第咨询的不同仓储运作外包策略分析),但我最看重的是甲方客户获得能力弹性和可扩展性,在财务策略上实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最优平衡。至于外包给谁,只要能实现高效率/低成本/满足业务服务水平,以及能提高战略弹性和可扩展性,就可以了,也就是说,3PL并没有定义一定是“专门”做仓储运作外包的企业 (我是从来没有说过啊

)。


  现在我们应该可以看清楚了,未来,当物流人在仓储作业大部分流程环节已经明显输给机器人时,仓库中作业的是大量的机器人和少量的物流人,更有挑战的是,WCS替代WMS掌控仓储运作,而WCS有高度的设备技术属性,还有背后AI老大,这些高级别的运作,现有的3PL能否搞得定吗?我蛮担心的。

  那么,未来的3PL会是谁?可能有三种演化模式:

  模式1:未来仓储运作依靠各类机器人和智能IT技术,这些设备技术不是一次性购买实施就好了,而是需要持续的优化提升,还要有维修保养(上文谈到了,机器人阿帅在厕所里被打的画面),谁最有这方面的优势?是AGV机器人技术服务公司(没错,我说的是机器人技术服务公司),这类公司可以不是AGV机器人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但一定要有组织运行机器人的信息技术系统和维护系统,日常核心应用的是WCS系统,还需要对布局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仓库的机器人实时线上管理(包括效率管理,健康管理,仓间调拨管理,还有EHS管理)。这将是一种新的SaaS服务模式: SRaaS (Softwared Robot-as-a-Service)

  这种变革可能的演化路径:随着甲方仓库越来越多的作业改造为机器人作业,一个仓库中可能会出现人工作业/传统自动化作业/智能化AGV机器人作业三个部分,这时,外包策略就会出现变化,传统的3PL可能搞不定AGV机器人作业部分,可能会出现AGV机器人技术服务商介入局部运作外包,具体外包模式值得探讨。

  (上面这个设想很像我自己曾经对未来公共出租车系统的设想:早些年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资金投资到地图软件,如高德地图,后来慢慢明白,未来的世界是无人车世界,到那时,出租车司机先失业,今天的出租车公司大多数推出,而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可能是高德地图等那些拥有车辆运作管理能力的智能地图技术公司)(没有太听明白,但感觉好像很有道理

  模式2:现有的3PL自我升级,继续做仓储运作外包服务。前提是,抛开现有的仓储运作服务思维模式,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建立强大的物流信息技术(特别是WCS)和AI技术,最重要的是,要爱上机器人

  模式3:现有的3PL公司与机器人技术服务公司战略合作,建立新型的3PL服务公司。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