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人机交互方式的终极形态——扩展现实(XR)
来源:控制工程网 | 作者:控制工程网 | 发布时间: 1862天前 | 34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所有工业革命中,工具和机器一直是工人在现实工作场景中的中心。
  在所有工业革命中,工具和机器一直是工人在现实工作场景中的中心。但是,直到最近,工人的大部分现实环境,才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和方法进行数字化。2015年,SAP前首席执行官Henning Kagermann称,“数字化——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持续融合,将成为我们经济领域各个方面创新和变革的主要动力。”
  创建数字流会产生可以以多种方式、在许多不同类型介质上以及不同系统中表达的信息。这样的现实呈现技术,包括扩展现实(XR)技术——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以及更成熟和已经被接受的技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平板显示器。当与物联网、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AI)结合在一起时,可以创造新的应用,以使员工的现实工作状况更加智能,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智能工厂时间表包括4个阶段:地理空间映射和工厂信息,即插即用,数据和服务集成以及协作,可以通过MR技术加以改进。本文图片来源:美国工业互联网协会(IIC)

  制造业智能现实
  智能现实(intelligent reality)被定义为有助于人类认知表现和判断的技术增强的现实。与基本现实相比,智能现实具有更大的维度、超视距、更好的指导以及与其他参与者更好的交流。尽管可能还需要考虑财务和网络安全方面的需求,但本文的重点是基于物理现实并由物联网提供的智能现实。
  设想一下:一个戴着增强现实头戴式显示器的技术人员,正在查看机器,该显示器可以查看历史服务记录并预测未来故障。这使工人可以在第四维度——时间上来回移动。工人不必解体机器,就可以看到由物联网驱动的MR渲染投影在外壳上。技术人员可以远程观看相同类型机器操作的虚拟渲染。
  技术人员可以与AI和远程专家就下一步操作进行交互,其中可以包括由于专家驱动的增强现实视图的虚拟叠加层。工人可以通过同一头戴式显示器与适当的管理系统进行通信,而不必使用电话或笔记本电脑。作为可穿戴计算机,头戴式显示器将远程资源带入了工人的操作现实中。
  像工厂车间中的机器一样,智能现实可能就在工人附近。工厂可能位于世界的一端,用户可以通过工厂的3D模型了解情况。可以使用AR或VR头戴式显示器,但并非必须如此。智能手机屏幕或台式机纯平屏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工作人员可以是移动的,并使用AR头戴式视图器或智能手机。或者也可以将工人安置在公司总部的指挥中心。他们可能正实时观察现实情况,或者可能正在对过去事件进行数据驱动的审查。在所有情况下,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在演示设计中,情景都占主导地位。
  现在,可以通过现成技术来实现智能现实,这些技术涵盖物联网、分析技术、扩展现实技术和更传统的用户界面。这可以帮助决策者和架构师驾驭广阔的技术领域,并为员工提供智能现实。
  一旦将扩展现实技术与更传统的移动和桌面纯平显示器进行比较,决策者可能就会开始考虑智能现实架构和应用的开发。然后根据不同情景应用数字化现实技术、物联网和AI技术的组合。

智能工厂应用通常包括3层:边缘、平台和企业层,它们相互连接以尽可能高效地将信息传递给工人。

  虚拟与现实的连续性
  1994年, Paul Milgram等人发表了论文《MR视觉显示的分类法 》,介绍了现实与虚拟的连续性。用户从物理环境的普通视图开始,然后可以进入完全数字化的视图。介于两者之间的是MR,它是用户的物理现实与一个或多个数字现实的混合。MR假定增强现实设备能够在物理视图之上立体渲染动态3D场景。
  虚拟环境是数字的,但不一定是沉浸式的。例如包括VR头戴式显示器的沉浸式体验,以及用户未佩戴的大型平板电脑。在平面屏幕上渲染的VR头戴式显示器和虚拟环境,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或抽象3D现实的动态、实时的3D渲染。AR也可以采用移动平板电脑显示屏。在1995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一词还不存在,但Milgram和其他人描述了基于监视器的(非沉浸式)视频显示器,在这些显示器上以电子或数字方式叠加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
  智能现实的体系结构,应以帮助员工的认知和表现为中心。对于启用基于物联网数字现实的工作人员而言,智能现实架构的基石是原始物联网数据的集成和合理性。在适当的数据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现实呈现技术的体系结构视图,以便为工作人员呈现最佳的用户界面。
  物联网数据管道
  流分析引擎对于实时感知是必不可少的。一旦有基本事件经过,流分析引擎就会分析运动中的数据流。除了应用分析方法外,它还可以提供从机器学习模型得出的推论,并有助于训练此类模型。
  除了立即显示外,还可以将分析的数据流传输到数据存储中,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后续显示。尽管需要解决与物联网相关的大数据问题,但它们并不是数字现实应用所独有的。数字现实应用可以联网,也适合于传统的查询/报告模式的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正如“沉浸式分析:为协作决策支持构建虚拟数据世界”中所观察到的,传统的2D数据可视化可以跨现实与虚拟连续性工作。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