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无人配送车市场拐点已到,美团、京东、阿里、苏宁……谁先制霸市场?
来源:物联网智库 | 作者:物联网智库 | 发布时间: 1550天前 | 467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一则美团无人配送车被路人“吓停”的视频广泛流传于网络上,引起了网友们热议。视频中,网友偶遇到一辆为“生活奔走”美团无人配送车,出于好奇,网友热情的向无人配送车问好,不料却吓了其一跳,在一声刺耳的摩擦声后,无人配送车紧急驻车,不再向前。

7

  阿里巴巴方面,阿里巴巴达摩院自研了集成达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具有类人认知智能,大脑应急反应速度达到人类7倍的“小蛮驴”,其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高校、园区、社区内。目前已为全国11个城市的15所高校、30万学生送去无人化的配送服务。2020年双十一期间,浙江大学引进22台小蛮驴,首次大规模、高并发无人配送,送出5万多件包裹。

7

  再来看看苏宁,2018年苏宁发布的卧龙无人配送车就曾刷屏网络。在疫情期间,配备5G技术的苏宁卧龙无人车能自动识别路标并通过红绿灯路口,在100米开外就能够发现障碍,进行过程中还能实现自主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返回充电等。

  当然,布局无人配送车并非仅是以上几家。根据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80%的包裹交付将采取自动配送。另据业内一家头部无人物流车厂商预测,“到2025年,无人物流车累计销量将超过50万辆,而整个市场规模也将达到百亿元。”无人配送车市场可谓山雨欲来!

  无人配送车前途光明但非坦途

  从目前来看,无人配送车市场依旧还处于行业早期发展的阶段,要实现规模化商用并非易事。

  从产业方面来看,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也处在分散的状态,并没有像成熟行业那样形成产业集群。无人配送车上游包括硬件提供商,如轮胎、激光雷达等,也包括了数字化和智能化配件提供商;中游包括无人配送的方案设计商、运营商和生产商;下游则是京东、美团、阿里巴巴等电商、快递、外卖平台,承担各个应用场景的落地。未来,产业还需要头部企业的整合集成,联合上下游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成熟。

7

  从量产能力来看,成本问题依旧是产品落地的关键障碍。据了解,目前美团无人车的硬件成本接近50万元,真正实现量产还需要激光雷达、计算平台等关键零部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或许未来三五年,无人配送车体和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总成本将能控制在15万元以内,配送成本才会下降到跟人差不多。

  从场景方面来看,自动驾驶配送场景分为干线物流、末端配送(城区内),以及封闭场景配送(机场、港口、学校)。尤其是末端1公里甚至100米,包含着楼道、社区等复杂场景。或许未来会形成无人车/机+人力配合的配送模式。

  另外,在政策监管法规方面,确保其完善也是无人配送车进一步量产落地的关键。比如2020年9月,北京顺义区政府创新监管方法,公示美团无人配送测试路线和方案,支持无人配送设备在指定区域指定时间运行,为每一辆无人配送设备明确了安全责任人。

  此前,虽然无人车配送已经在媒体和外界抛头露面,但从行业动态来看一直保持着“低调”的态度。疫情期间,由于无人经济的兴起,无人配送车又得以走进大众视野。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行业从0到1的阶段,都会伴随着高潮、低谷,不过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产业链的加速成熟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无人车配送服务走向现实也不会太远了。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580万公里 “真无人” 里程背后,驭势科技驭势AI司机如何迎接新劳动力经济?
  • 解码新松SP180机器人:重载码垛的“中国智造”新范式
  • 新石器无人车X6登陆WAIC,超大6m³装载空间,200公里续航成焦点!
  • 立镖首个澳洲分拣项目:三年高效运营,助其实现业务"无痛转型"
  • 凯乐士案例集锦 丨订单碎片化、时效内卷化,智能物流技术如何破局?
  • 快仓智能携手TCL万颗子:四向穿梭车+AGV智能仓储项目全纪实
  • 擎朗发布新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
  • 共推“无人车 + 无人机”空地一体巡检升级,九识智能与星逻智能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