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具身智能产品已商业化落地,市场或达9731......
2025-04-30
[行业新闻] 京东物流智狼出海!首次亮相韩国首尔物流仓储......
2025-04-28
[行业新闻] 开仓即满仓!京东物流连开韩国仁川、利川两大......
2025-04-25
[行业新闻] 里工荣登“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最具投资价值......
2025-04-24
[行业新闻] 全厂(物流)!顺力智能亮相东莞市人工智能产......
2025-04-24
2025-04-23
2025-04-23
[行业新闻] 济南:起步区2026年部署无人快递车100......
2025-04-23
[行业新闻] 唯一中国企业!京东物流斩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
2025-04-22
2025-04-22
[518原创] 518智能装备在线走访蚂蚁侠科技,共......
2025-04-30
[518原创] 盛况直击|镭神智能激光雷达闪耀FAI......
2025-04-26
[518原创] 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pl......
2025-04-26
[518原创] 【4月25日论坛】海康机器人、寻迹智......
2025-04-25
达达快送与人行道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推行科技达成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无人配送在即时配送场景下的应用实践,推动无人配送常态化、规模化应用。 |
据了解,达达快送已与推行科技在机器人末端即时配送领域达成合作,将推行科技“独角兽”人行道物流机器人接入达达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在江苏苏州率先提供由商超货仓直抵小区住户门口的全物流链条机器人即时配送服务。
推行科技于2021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开发适用于末端非结构化路况环境的自动驾驶系统的初创公司。其创始团队曾成功研发史上第二型“全无人”自动驾驶乘用汽车,仅次于谷歌Waymo获批在美国加州无安全员驶上公开道路。
达达快送作为中国头部即时配送平台之一,于2021年7月正式发布达达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依托海量即时配送订单、丰富的自研数字化运营管理工具、标准化的开放平台和末端人力配送能力等优势,联合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无人车企,共同为商户提供“小时达”的服务体验,打造无人配送在即时配送领域常态化应用实践的典型标杆。
此次达达快送与推行科技达成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无人配送在即时配送场景下的应用实践,推动无人配送常态化、规模化应用。
不同于欧美国家人口密度低、即时配送履约主要通过公路和机动车完成的特点,中国城市布局和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即时配送场景涉及大量人行道、自行车道、小区楼宇内部等非结构化道路场景,目前主要通过电动两轮车、三轮车等轻便、灵活的非机动车载具来完成配送服务。
图1:中国末端配送场景涉及大量非结构化路况
得益于人行道机器人优越的末端非结构化道路通行能力,“独角兽”物流机器人在首末端停靠地点、行驶路线选择上可高度贴近人类骑手行为,因此在起点端几乎无需改变货仓工作人员在拣货、装货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步骤,在接单流程上可做到与人类骑手“无缝替换”,在目的地端也可实现直抵小区和楼宇内部,并在条件允许时进行电梯接驳,真正实现贴近人类骑手“送货上门”的用户体验。
图2:“独角兽”通过小区人行通道入口
区别于汽车运行的公路环境通常具备车道线等标准化结构以及被严格约束的交通规则,中国末端即时配送场景多为非结构化道路环境,结构复杂多样且标准化、规则化程度低。这样的场景特点允许配送的履约路径更加灵活便捷,但也对自主移动设备算法和硬件的路况适应能力和鲁棒性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非机动车道高精度地图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训练数据的积累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图3:“独角兽”人行道机器人可具备电梯交互能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推行科技从零开发了适应场景更广,到达能力更强的数据驱动式自动驾驶框架与算法,并自主搭建了为训练轻型移动载具和非结构化道路环境自动驾驶算法的专用仿真模拟器,同时与拥有专业地图测绘资质的合作伙伴在国内率先绘制城市级别的非机动车道高精度地图,完成关键先验数据的原始积累并大幅提高系统的迭代效率,允许轻型机器人更快获得利用多种非结构化道路环境完成自主移动任务的能力,快速落地应用在末端即时配送领域。
而达达快送也在不断推动无人配送在即时配送场景中的应用实践,推动无人配送常态化、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达达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已累计支持配送超过5万个商超订单。
在路权方面,推行科技的人行道递送机器人严格按照我国2018年最新版的电动非机动车国家标准设计制造,核载115公斤,车重仅50公斤,最高时速不超过15公里每小时,满足我国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多数地方法规对于动力非机动车载具以及非机动车道路路权使用的规定。
与此同时,“独角兽”配送机器人完全采取与人类骑手相同的时效考核与补偿标准,并已可在小批量试运行阶段即实现单车盈亏平衡。
图4:直抵家门的用户体验
推行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卢鹰翔表示,要想实现可规模商业化的自动驾驶递送产品,必须能够同时做到功能上匹配(能从起点直达末端终点),成本上可控(单位经济效率今天就能匹敌人力),路权上成熟(能在公开场景合法运行),技术上可及(能在可见资源投入范围内实现真实场景服务能力),几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以我们目前已经积累的经验来看,就机器人末端递送而言,人行道机器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品形态。国内公司在公路自动驾驶上已经有很多积累,但在人行道机器人等轻型移动载具需要的非结构化道路自动驾驶系统、数据积累、路边基础设施等关键要素上还积累较少,推行科技正致力于填补这些空白。
图5:人行道机器人具备良好末端路况通行能力
达达集团研究院和罗戈研究院联合出品的《2022即时零售履约配送服务白皮书》指出,2021年中国即时履约配送订单量破300亿单,用户规模超6亿,预计2022年订单量将破400亿单,用户规模将破7.5亿。然而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目前作为我国即时配送主力的20至35岁年龄段人口将在2020年至2025年间由3亿1千万人下降约15%至2亿6千万人左右,即时配送需求和供给能力之间的差异扩大已成必然。
在海外,人行道配送机器人由于出色的落地能力和对城市场景更强的适应能力,近年来在立法和商业化层面发展迅速。在立法层面,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等6个州以及德国、瑞典、新加坡等地已经通过法律赋予符合规定的人行道机器人与行人等同的路权。在商业化层面,由优步(Uber)孵化的L4人行道递送机器人公司Serve Robotics于2021年初独立分拆,在独立一年内即在洛杉矶、纽约实现商业落地并完成数十万单的运单量,并迅速获得优步、Seven Eleven、必胜客、英伟达的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主打校园场景机器人配送的Starship公司也于疫情期间完成近两亿美元融资并突破日均万单的运单量。除此之外,美国外卖和即时配送巨头Doordash、快递业巨头联邦快递Fedex、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NTUC旗下连锁超市Fair Price等均在近年通过自研或投资方式加大对人行道机器人的投入布局。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