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增速在20%~25%之间,工业机器人迎发展机遇期
来源:中国经营网 | 作者:中国经营网 | 发布时间: 984天前 | 4316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2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在2021年的平均值为每万名员工141台工业机器人,中国则以每万名员工322台工业机器人的密度跻身世界第五位。工业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关键指标,2021年全球制造业自动程度最高的5个国家分别是韩国、新加坡、日本、德国和中国。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21年为每万名员工274台,排名第九。

除了协作机器人之外,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同样获得产业界及投资界甚至社会大众的关注与期待。2022年10月初,特斯拉推出了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机。按照特斯拉方面的规划,第一批产品主要用来填补劳动力缺口,执行那些危险、无聊、重复和人们不愿意做的工作。而在特斯拉之前,国产厂商科大讯飞(002230.SZ)、优必选科技等已开始在此领域布局。

2022年上半年,包括程天科技、英汉思动力、傅利叶智能等多家外骨骼机器人相关企业纷纷完成了新一轮股权融资。俗称为“机器狗”的四足机器人,同样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商业化场景中发挥作用。据云深处科技负责人透露,2022年7月其与宝钢股份达成合作,旗下四足机器人将被应用在皮带机通廊巡检工作中,另一家宇树科技方面则介绍称,其产品瞄准B端应用场景集中于工厂巡检、园区安防、勘探救援、快递物流、科研教育等,而C端主要是娱乐酷玩、陪伴看护等。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研报中指出,在核心零部件厂商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互惠共赢、增厚盈利的成长期将不日到来。

☞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朱光明 审核人:王颖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迈尔微视亮相光博会,展示多个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
  • 寻迹智行明星产品推荐 | 智能搬运叉车BR-F15P
  • 主线科技氢能智卡亮相国际煤博会,展示智能零碳运输方案
  • 战略合作 I 兰剑智能携手山东大学,成立“物流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 客户肯定 荣誉加冕 实力见证 | 凯乐士获一心堂“聚力同行奖”
  • 多家日媒聚焦报道,镭目智能产品尽显钢铁智造硬核优势
  • 全球首款!科聪控制器获德国 TÜV 莱茵功能安全认证
  • 直击 LTT丨仙工智能(SEER)一站式机器人方案亮相东京,多维实力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