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新松机器人:国内机器人技术创新发源地
来源:中国电子报 | 作者:中国电子报 | 发布时间: 726天前 | 189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0年,新松诞生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由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研究开发部的30余名科研人员创建了这家高科技企业。取名“新松”是为了纪念“中国机器人之父”、沈阳自动化所原所长蒋新松。

图为沈阳新松浑南智慧产业园入口

作为科研机构孵化出来的一家机器人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有着天然的创新基因。

2000年,新松诞生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由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研究开发部的30余名科研人员创建了这家高科技企业。取名“新松”是为了纪念“中国机器人之父”、沈阳自动化所原所长蒋新松。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23年过去了,如今新松已经成长为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企业之一。在这家处处洋溢着现代科技气息的企业里,“创新”一词已经内化为一条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主线”。

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移动机器人(AGV)在国内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AGV产品在国内认知度并不高,国外厂家因为技术保密等原因不愿意出口,国内有需求的行业大多采用进口系统,由国内企业集成。

1991年,刚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就职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张雷便参与到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的研发中,这是他第一次涉足移动机器人领域。“没有这项技术,生产线就‘跑’不起来。为打破技术垄断,只能自主创新。”年轻的张雷意识到,这项研究将成为机器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他一投入就是30余年。

“2000年新松成立,然而在新松创建初期,移动机器人事业部并不存在。”如今已是新松公司技术总监的张雷回忆说,当时沈阳金杯汽车规划了一条自动化汽车生产线,由于国外禁运,为了保证整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他们找到了新松。

新松迅速成立了包括张雷在内的5人专家团队。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炎炎夏日,张雷每天都骑车到沈阳金杯大东工厂,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攻关中。经过一年的攻关,新松第一代智能移动机器人在金杯公司上线。

彼时,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还处于空白期,这也是新松的首次尝试。工位下的机器人无轨道运行,必须正直行进,且通过光电跟踪与上方的悬链同步,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否则就会造成事故,整条生产装配线都要停下来。

“我们结合通信延迟,反复测试动态跟踪算法、参数,一步步完善技术。最终,研发团队开发出为汽车总线生产线量身定制的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解决了汽车底盘动态合装这一技术难题。”说起此事,张雷言语中流露出骄傲。这套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是国内最早的移动机器人应用的成功案例,该技术已成为国内汽车柔性装配的主流解决方案。

沈阳金杯汽车移动机器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新松自主创新的AGV产品开始批量应用。移动机器人也早已成为新松的拳头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5%以上。自2007年,新松AGV产品开始走向海外,服务众多一线汽车品牌,改变了我国在该领域内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新松移动机器人成为我国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化生产领域成功应用的典型案例。

之后的新松也在一批又一批有干劲、肯钻研的新松人的保驾护航中,始终飞驰在创新之路上。

图为沈正在测试的新松移动机器人

一年后(2002年),新松成功研发出点焊机器人;2003年,研发出排爆机器人;2009年,开发了系列洁净机器人;2014年,推出数字化工厂;2017年,新松走出国门,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整合东南亚优质资源;2018年,24台新松移动机器人完美亮相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

现在,新松不仅成为国内机器人技术创新之源,还创造了百余项行业第一,完成国家重要科技攻关800余项,主导或参与发布国家、行业及团队标准8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1300多项,产品累计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4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一个个数字记录着新松强大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成为新松的骄傲。

用“创新”探索产业深度和广度

“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让机器人‘走’得更稳,更‘随心所欲’。”谈到专业领域,张雷打开了话匣子。

机器人要想走得稳,首先要看得清前方的道路,导航技术对于移动机器人来说非常关键。通过多年积累,张雷领导的新松移动机器人团队先后开发出多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包括基于惯性导航、激光扫描或三维视觉的导航技术等。这些新型导航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迅速扩展了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模式,将机器人的应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机器人要想走得“随心所欲”,还需要拥有一套系统调度技术。如今的机器人品类越来越丰富,同一场所内往往有数十个移动机器人协调作业。在多移动机器人的环境下,张雷的团队针对移动机器人的运行路线、任务分工、协作方式等开发出一套能够智能化、高效率的系统调整策略和算法,使移动机器人系统可以高效、协调地进行工作,为多机器人系统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是有了这些积累,新松才能在韩国平昌冬奥会上创造出惊艳世界的“北京八分钟”,向世界直观展示了中国移动机器人的顶尖技术。在零下15℃的室外恶劣环境中,24台新松移动机器人配合轮滑演员将整个表演推向高潮。在仅仅90秒的换场准备时间里,24台移动机器人与舞蹈演员精准互动,16套复杂的机器人动作与演员表演、演出音乐、地面投影、场地灯光等完美融于一体。在此之前,世界范围内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移动机器人演出。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