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2024的初创公司,不蹭AI就融不到资?
来源:硅兔赛跑 | 作者:硅兔赛跑 | 发布时间: 442天前 | 2205 次浏览 | 分享到:
讨论AI公司的吸金效应时,还有一个值得强调的点在于,不应将其视为其他行业的衰落,AI作为一个工具,似乎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类别,而更接近于一组可应用于许多行业的技术。

AI兴,万物兴,而不是AI吸血,万物衰败。

AI风口延续至2024,甚至愈演愈烈。

有人卖课年入5000万;

有人因Sora横空出世失去投资人;

有人快马加鞭募集千亿美元投建芯片。

一些含着金汤勺诞生的AI公司,已经率先上演了其吸金和吸睛的“双吸”效应。

例如,马斯克创立的xAI公司,拟按照200亿美元估值筹集60亿美元。

当红炸子鸡OpenAI也正在以超过1000亿美元的估值积极筹集新一轮融资。

2023年科技界的融资新常态——

融资“蛋糕”缩小、AI分走的那块却越来越大,很有可能在2024年继续上演蛋糕。

01科技行业“蛋糕”缩小

AI吸金效应愈发明显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私募数据提供商PitchBook统计显示,美国投资者在2023年向初创企业投资了1706亿美元,较2022年的2422亿美元减少了近30%。

2023年风险投资者筹集的资金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且这种下滑是全时空性的。

“空间”上,从房地产到金融科技再到 Web3 ,都出现了融资额较比去年大幅下降的局面;

时间上,一个季度更比一个季度差,2023年的第二季度,风险投资家在全球范围内总共进行了 840 亿美元的投资,同比下降 41%。

此时,有一个领域逆风而行,逆势成长,那就是AI。

尽管大多数行业所获资金同比都有所下降,但人工智能行业却呈现出最大的增长趋势:

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融资额接近 500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9%,超过了 2022 年的 458 亿美元,彰显了风险投资者对AI作为未来增长引擎的信心。

AI公司的风险投资额年度变化图(David Borish)

你可能会觉得,这也不稀奇,毕竟只要稍微回顾一下,AI项目被大幅看好其实并不是第一次。

早在2021年,投资者向AI初创公司就注入了295亿美元。

但与今年迄今为止投入该行业的巨额资金相比,之前的这些数字还是相形见绌了,尤其是在百分比上。

为了解人工智能在融资饼图中的份额随时间的变化, Crunchbase绘制了截止2023年8月底年对该领域的投资。

图表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吸引了总融资的平均12% ——

不到当前水平的一半。

以美国为例,更是有大量的资金涌入AI初创公司,超过25%对美国初创公司投资资金流向了与AI相关的企业,相较之前的年份增长显著(2018年至2022年间平均约为12%),融资的速度和金额都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而那些吸走最大金额的公司,包括老大哥 OpenAI、Anthropic 和 Inflection AI,这三家公司在2023年就筹集了 180 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根据FT的最新数据,过去一整年,大型科技公司对AI的投资兴趣已经超过了VC。

微软、谷歌和亚马逊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ChatGPT和DALL-E的创造者,OpenAI的估值飙升至860亿美元;

以Claude平台而闻名的生成式AI新创Anthropic,从亚马逊那里拿到了12.5亿美元,亚马逊承诺对其的最终投资高达40亿美元;

还有像Mistral AI这样的初创公司,仅在创立四周后就筹集到了1.13亿美元,表明了一个狂热的投资氛围。

为企业开发定制AI的Cohere,在最近的C轮融资中筹集了2.7亿美元,估值达到了21亿美元以上。

这一波AI公司融资金额的上涨,还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那便是这一波获得大额融资的公司以生成式AI/大模型项目为主,而且生成式AI/大模型的烧钱速度比此前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公司又上了一个量级。

拿到融资的公司,基本上都要把资金的大部头用来覆盖AI开发硬件(例如NVIDIA的H100s和A100s)的高成本,因为硬件的水平对于AI训练至关重要。

2023年,虽然总体投资蛋糕变小了,但人工智能企业却分走了更多的蛋糕。

那么,这种情况会成为2024年的“新常态”吗?

换句话说,2024年,不提AI还能融到资吗?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很难。

02是理性

还是狂热

根据PitchBook 的最新报告,2024年大部分的风险投资基金会采取“审视”而非进攻的态度,种子阶段的交易规模已开始停滞。

而毕马威注意到,鉴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缺乏退出机会,尤其是后期投资,欧洲的风险投资者同样保持观望态度,不愿进行重大投资。

与此同时,大部分的预测都指出,投资者对AI的信心和兴趣有增不减。高盛公司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将达到高达2000亿美元。

这种信心源于,AI从理论可能性转变为实际的日常工具和应用。

不论是GitHub Copilot和Replit GhostWriter等工具通过自动代码生成和高效编码辅助彻底改变了软件开发,还是像DALL-E和Midjourney这样的工具使用户通过简单的提示创建复杂、原创的艺术品,或者是多模态AI应用的出现,对文本、图像和音频的高度融合,都在挑战传统的产品形态和服务体验。

此时,AI的进步不再仅仅是概念,它们正在被整合到各个行业,重新塑造我们的工作、创造和娱乐方式,成为许多人可以感知的技术,各家AI公司也开始涌入成规模的付费用户。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凯傲亚太自动化卓越中心智启新程仪式成功举行,林德中国自动化业务加速升级
  • 普渡机器人闪耀大阪世博会!
  • 喜报丨翼菲科技晶圆机器人荣获 TUV 洁净等级 Class 1认证,引领半导体行业新高度!
  • 亚历山大亮相2025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以GomROS操作系统驱动农业智能化升级
  • 视觉上新!海康机器人新品发布会暨技术交流会引爆关注
  • 【重磅新品】国兴智能首发“多层次多模块的全地形细水雾消防机器人”
  • 2025第三届溪有物种创业嘉年华走进经世智能:解码烟台高新区的智造基因
  • 【校企合作】蓝海机器人与江西航空职业学院共启智能机器人服务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