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京东自研无人机首飞樱桃季 低空经济护航烟台......
2025-05-23
2025-05-16
[行业新闻] 加磅白犀牛,顺丰的无人化投资逻辑:争夺核心......
2025-05-14
2025-05-12
[行业新闻] 海尔 vs TCL:谁能“拿下”ABB机器......
2025-05-09
2025-05-08
2025-05-07
[行业新闻] 具身智能产品已商业化落地,市场或达9731......
2025-04-30
[行业新闻] 京东物流智狼出海!首次亮相韩国首尔物流仓储......
2025-04-28
[行业新闻] 开仓即满仓!京东物流连开韩国仁川、利川两大......
2025-04-25
[518原创] 2025广州LET展:威迈尔与迈尔微......
2025-05-23
[518原创] 迈睿机器人闪耀广州LET 2025展......
2025-05-23
[518原创] 镭神智能携创新产品闪耀广州LET20......
2025-05-22
[518原创] 2025广州LET展开幕:搬易通、海......
2025-05-22
这个逻辑在自动驾驶上也是一样的,但卡车确实有一些特别的地方。
比如,卡车的车头和挂车是分开的,中间还有个转角,这就需要特别的适配。我们在这块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的数据基础和技术平台,还是得益于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在这一点上,我们对于只专注于卡车的公司的泛化性要强得多。
问:卡尔动力模型和算法上有哪些新招?对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作用多大?
韦峻青:现在端到端的大模型大家都在讲,滴滴是研究比较早的。
在我担任滴滴自动驾驶CTO期间,我们就已经积累数据和场景。后来卡尔动力成立,我们一开始就用了量产的传感器和数据驱动的算法,跳过了规则驱动的阶段。
也就是说,传统的算法可能只是识别出行人并标记,然后交给下一个算法决定是否停车。而端到端的算法省去了这些中间步骤,可以直接传递更多信息给决策系统,更像人类的决策方式。
此外,我们也感受到了数据驱动的大模型带来的好处。比如过去我们可以识别和标记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卡车等多达20种类别,但现实中总有一些未被标注的小障碍物、垃圾、动物等。传统的算法可能把这些都看作通用障碍物,无法确定具体是什么。但大模型因为在网上见过更多数据,即使是塑料袋或飞鸟,也能识别并评估这些物体是否构成风险。
所以总的来说,端到端模型和大模型不完全一样,但都能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比如让系统在行驶10亿公里后还不发生严重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的技术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突破,而那时他们还没有使用大模型技术。因此,我认为大模型并非必要条件,而是我们实现技术超越的一种手段。
比如美国的Waymo,他们已经研究了十五年,前十年都在摸索。而我们虽然规模小,只有几百人,但因为避免了他们走过的弯路,加上最新的技术路线,我们的追赶速度却非常快。
问:卡尔领航是你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个重点项目,现在市场上的表现怎么样?它对实现卡车NOA(辅助驾驶系统)有多大帮助?
韦峻青:卡尔领航是我们推出的一套自动驾驶运输方案(全球首个端到端自动驾驶编队货运解决方案)。它的核心在于将混合智能、数据驱动和量产能力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它整合了实现无人化部署所需的关键要素,并将其适配到了前装量产的卡车上,这是卡尔领航的一个显著特点。现在,我们所有的车都用上了卡尔领航。
说到NOA,我们的目标是达到L4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
在卡尔领航的帮助下,通过车队编队和固定路线,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现在不打算做辅助驾驶市场,因为我相信自动驾驶带来的大变化是因为实现了完全的无人化,也就是不再需要人类司机,这将引起社会变革。自动驾驶会变成一种基础设施,就像大楼里的电梯一样重要。
我们站在滴滴这样的大公司的肩膀上,希望能做出一些突破性的工作,创造出有竞争力、让人骄傲的成果。
“只要能实现无人化,就一定能赚钱”
问:卡尔动力在自动驾驶货运方面,有没有已经商业化的无人化方案?
韦峻青:我们一开始想的是让无人驾驶的卡车在各种路上自由行驶,拉着30吨的货。但这个想法还很科幻。考虑到安全、效率和政府能不能接受,我们决定在场景和产品两个方面进行降维。
首先,我们将车辆部署在人口稀少但运输需求强烈的场景中。
中国有很多大宗商品,像煤炭、矿石、钢铁,这些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很多,小车就少一些。
我们主要做两种:
一种是在工业园里短途运输,这些工业园都是围着煤炭和电厂建的,大概100平方公里,包括煤矿、电厂和冶炼厂。这种业务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更安全。
第二种是在一个城市里的运输路线,而不是横穿全国的长途干线。我们觉得全国性的无人车法规还得两三年才能成熟。我们选的是市内路线,比如鄂尔多斯市,南北三四百公里,市内就能完成运输。这些路线上,我们已经测试过无人驾驶了。
值得一提的是,卡尔动力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美国的一些公司在亚利桑那州做的示范运营最长也就50英里(约80公里,还得警车陪着。我们已经在鄂尔多斯等地实现了300公里路线上的无人驾驶,这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我相信中国在自动驾驶货运上能领先全球,我们会继续努力。
另外,我们的产品也做了调整,不是单独一辆自动驾驶车,而是多辆车一起跑。通过这两个调整,我们希望能让无人驾驶更快用起来。
问:那么您认为,卡尔动力在实现卡车无人驾驶上,还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你们的规划是什么?
韦峻青:无人驾驶的核心就是“无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
我们已经验证了无人驾驶,还做了示范运营。接下来,我们打算今年在几十辆车上实现小规模的无人驾驶,明年希望能增加到百辆以上。
实现无人驾驶还有很多挑战,包括技术、政策和运营效率等。
在政策上,由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推进,北京等地已经开始让无人驾驶车上路,包括网约车。我们很有信心,觉得风险不大,能推动这个进程。
美国在自动驾驶货运和客运上的政策是一起推进的,中国则更注重乘用车。我觉得两者可以同步发展,可能只是因为国内之前缺少优秀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在美国,前五大自动驾驶公司里,三家做卡车,两家做乘用车,而中国大多数公司都在研究乘用车。
技术上,我们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了,主要是提高效率。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