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京东自研无人机首飞樱桃季 低空经济护航烟台......
2025-05-23
2025-05-16
[行业新闻] 加磅白犀牛,顺丰的无人化投资逻辑:争夺核心......
2025-05-14
2025-05-12
[行业新闻] 海尔 vs TCL:谁能“拿下”ABB机器......
2025-05-09
2025-05-08
2025-05-07
[行业新闻] 具身智能产品已商业化落地,市场或达9731......
2025-04-30
[行业新闻] 京东物流智狼出海!首次亮相韩国首尔物流仓储......
2025-04-28
[行业新闻] 开仓即满仓!京东物流连开韩国仁川、利川两大......
2025-04-25
[518原创] 2025广州LET展:威迈尔与迈尔微......
2025-05-23
[518原创] 迈睿机器人闪耀广州LET 2025展......
2025-05-23
[518原创] 镭神智能携创新产品闪耀广州LET20......
2025-05-22
[518原创] 2025广州LET展开幕:搬易通、海......
2025-05-22
比如在复杂情况下,我们可能不如老司机那么大胆,或者我们更遵守交通规则,不像人类司机那样冒险。比如遇到行人,我们会等行人过了再走,而人类司机可能会按喇叭直接过,有时会在红绿灯处不减速,或者在灯变红前加速通过。这些效率上的损失,我们会用更保守的策略来弥补。
在运营上,装卸货的时候经常不太规范,这对自动驾驶系统来说是个难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在这些不适合自动驾驶的地方,由专人负责装卸货,就像飞机的地勤一样。
总的来说,政策、技术和运营上都有些挑战,但都不是大问题,我觉得我们已经基本找到了解决的路。
问:卡尔动力在商业化方面有什么计划?
韦峻青:技术上,自动驾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商业化也正处于突破的边缘。
技术上的突破意味着车辆可以安全地自己跑了。比如Waymo在凤凰城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车能在机场、社区和购物中心之间自由穿梭,实现了全区域的通行,服务效率已经与Uber网约车非常接近。他们的200辆车安全跑了两年,没出过事,这很了不起。
至于怎么赚钱,我认为商业化的突破将首先在货运领域。这是因为,一旦我们能够在一条路线上实现无人化货运,每天就有数百甚至上千辆车在运行。而对于末端配送或Robotaxi 这样的场景,你需要覆盖一个更大的区域。
商业化要分两步走:一是每辆车能赚钱,二是公司整体能赚钱。但如果你公司的投入越大,规模越大,你需要部署的车辆也就越多。
在这一点上,卡尔动力有自己的优势,卡尔动力选择了在人少的地方编队运行,而且因为滴滴的技术,我们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核心研发团队仅有 200 人,远少于其他公司的 2000 人。
像美国Cruise那样,他们每年要花20亿美元,可能得把美国所有的网约车都换成无人驾驶的,或者至少换一半,才能赚钱,这很难。但对我们来说,可能只要部署1000到1500台卡车就能盈利。
目前,全球没有任何一家自动驾驶公司能够自负盈亏,这是个大问题。但我觉得卡尔动力在落地速度和成本效益上能突破这个难题。我们希望在未来两年内能做到这一点。
问:卡尔动力接触的客户,他们怎么看待早期成本投入和未来运营效益?
韦峻青:我们现在自己运营很多车辆,就是为了证明投资是能回本的。因为我们去找客户,无人驾驶技术真的能挣钱。客户会问,如果真能挣钱,你们自己怎么不做?所以我们自己就运营了一个赚钱的大车队。
现在,我们有人驾驶阶段,基本上是收支平衡的,不亏损。而在实现无人化之后,我们有非常大的利润空间。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首先,自动驾驶系统不能太贵。比如几年前,一个激光雷达要10万,如果车上装3个,成本肯定收不回来。但现在,激光雷达的价格已经降到了3000元左右了。
因为我们是L4级别的大车,所以我们车上的设备是小车的两三倍。我们从三年前开始研发时就决定,我们必须用量产的传感器和计算平台。我们用的是华为的系统,和其他复杂自动驾驶系统用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基本上都是量产的供应商。我们的车量产之后,它比普通车辆大概要多出10到15万的成本。
那么算一笔账,如果实现了无人驾驶,一辆车每年能省下的人工成本,大概是二十万到四十万。如果用十万的系统省下几十万,回报率是很高的。
因此,对于百台到千台的部署,只要实现无人化,基本上很少有投资人和客户会问我们,无人化之后怎么赚钱,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只要能实现无人化,就一定能赚钱。
问:卡尔动力何时能够突破当前的主干线或特定场景运营,实现全国重要省份的无人卡车标准化运营?
韦峻青:我估计大概要3到5年时间。今年L3级别的自动驾驶已经有实质性进展了,乘用车L3允许你在车辆提醒你需要接管前,做点别的事,比如吃饭。
L3和L4级别其实没什么大区别,因为责任都在系统上,所以我觉得L3级别突破了,L4级别也就不远了,尤其是在政策上,未来3到5年我们能看到这种变化。
但这肯定是个逐步的过程,不会一下子就全国都能用。我们得先在特定区域证明L4级别的能力,然后再慢慢扩展到更多地方。比如北京和天津已经可以联动了,京津冀地区也在慢慢连起来。跨市运营之后,会慢慢形成区域网络。
从政策上说,我觉得中国对自动驾驶的政策很开放。
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2008--2020),以前觉得美国政策更先进,因为过去我们在上海部署Robotaxi时,只有围绕公园的一圈路可以做自动驾驶测试,大约10公里,但还没有实现无人化。
但现在中国很多地方,比如北京亦庄,自动驾驶的开放程度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很多一二线城市都有这样的开放区域,而美国只有几个地方有,加州、亚利桑那、旧金山、凤凰城。
对于卡车来说,我们还有进步空间,所以这也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政府需要看到企业有能力和意愿安全地部署无人驾驶,才会放开政策。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小范围的实践来证明我们能做到安全无人驾驶,这样政策就会很快放开。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在自动驾驶上做到国际领先。
我觉得不久的将来,政府看到卡尔动力的运行后会放心,然后迅速推动政策开放。我对这点很有信心。
问:零一汽车的黄泽铧说,自动驾驶虽然很依赖软件,但在商业化上并没有完全遵循软件行业的低成本原则,您怎么看?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