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行业门户网
品牌 活动 访谈】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关注公众号
咨询热线400-0756-518
今日焦点
​​​金陵智造AGV舵轮
智慧物流,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新闻中心
低速无人车在邮政快递末端配送领域的应用分析
来源:物流技术与应用 | 作者:物流技术与应用 | 发布时间: 719天前 | 3153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低速无人载货车在邮政快递末端配送领域正崭露头角,各市场主体纷纷加大研发并部分投入试验使用。本文通过对比无人车配送与其他末端配送方式的优劣势,并结合无人车自身特点,讨论其规划设置的基本要求,设想其主要服务模式,探讨未来普及需要解决的障碍,从而为无人车末端配送这一新模式的普及应用提供参考。

摘要:低速无人载货车在邮政快递末端配送领域正崭露头角,各市场主体纷纷加大研发并部分投入试验使用。本文通过对比无人车配送与其他末端配送方式的优劣势,并结合无人车自身特点,讨论其规划设置的基本要求,设想其主要服务模式,探讨未来普及需要解决的障碍,从而为无人车末端配送这一新模式的普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邮政快递、末端配送、无人车

前言

目前,邮政快递的末端配送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快递员配送到家,约占投递快件总量的七成左右;第二类是由诸如菜鸟驿站等各类有人服务的驿站提供的存站领服务,约占投递快件总量的两成左右;第三类是由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提供的存柜侯领服务,约占投递快件总量的一成左右。三种末端服务方式,可形象地归类为:宅递、站递和柜递。

三种末端配送服务方式各有优缺点:宅递,最为方便,但成本较高,安全风险也大;站递,企业最为欢迎,但用户怨言较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柜递,企业和用户都可接受,但进小区成本居高不下,覆盖率偏低。随着无人车技术的发展,通过低速无人车配送快件,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邮政快递末端配送低速无人车发展现状

所谓“低速无人车”,按照2021年由低速无人车领域超过57家单位和112位专家共同编制的《低速无人车城市商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团体标准[1]的定义,是指“具备GB/T 40429-2021中规定的3级及以上驾驶自动化水平的自动驾驶系统、行驶速度较低且不配备传统驾驶员并仅行驶于地面的运载工具。”

这里引用的GB/T 40429-2021标准,是2021年8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2]。不同于由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发布的SAE J3016标准中提出的L0~L5级、共6个等级的自动驾驶分类方法,此标准参照国内的实际情况,以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执行的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为区分,根据在执行自动驾驶任务过程中自动驾驶系统与驾驶员(安全员)参与驾驶控制主次为范围,将自动驾驶划分为0级至5级、共6个等级的驾驶自动化。其中在第3级,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部分驾驶场景中的自动驾驶的功能,驾驶员只需要完成安全员的角色,监管自动驾驶系统的驾驶行为。

相比于上述标准,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寄递无人车技术要求》(YZ/T 0182-2022)邮政行业标准[3]则更为具体,对于寄递无人车从硬件配置、功能、安全、信息等多方面作了细致规定。按此标准,寄递无人车设计速度应不大于25km/h;在城市道路行驶,最大装载续驶里程应不小于80km;最大装载质量不超过200kg;能识别与响应交通标志线、信号灯和障碍物等。但该标准并没有对无人驾驶的等级作出规定。同日实施的《无人车邮件快件投递服务规范》(YZ/T 0183-2022)行业标准[4],对开展无人车投递服务在人员、场所、组织等方面应具备的条件作出了规定,对服务按照投递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了具体规范,强调了安全和赔偿,内容细致而全面。

相比于高速无人车和载客的无人车,低速载货的无人车在安全性方面的设计难度大大降低,与之相应生产成本也大大下降。邮政快递末端配送的场景特别契合小型低速无人载货车的运行,场景固定、任务单一、需求较大,因而也成为各路商家比拼的最好舞台。

菜鸟作为低速无人车的先行者,将目光聚焦在环境相对封闭,业务更为集中,更易接受新鲜事物,菜鸟驿站运作更为成熟的大学校园,其开发的“小蛮驴”逐步承担起校园配送的重任,工作成果亦得到学生们的认可。2022年天猫“双11”期间,菜鸟驿站无人车在400多个高校增至700多台,数量比上一年“双11”翻了一倍,配送量也超过400万件。

京东物流计划未来2~3年时间,继续研发并投用数千台智能快递车,加大无人配送的覆盖面积。

中国邮政则联合百度阿波罗智行科技公司,研发适于小区内投递的无人配送车,使之成为小区运输保障的新帮手。

低速无人车已然崛起,并成为邮政快递末端配送的新势力。

无人车投递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相对于驿站和快递柜,利用无人车进行投递,无疑更具成本优势。除无人车本身需要投资之外,则不需要像驿站一样租用店面,或者像快递柜一样给小区物业定期缴纳入场费,因而降低了投资和运行成本。其无人驾驶的特性又取代了投递员,降低了人力成本。随着研发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无人车配送的低成本优势将越来越显现。此外,无人车配送还具有多项优势,并将给末端配送带来以下革新:

(1)在末端配送环节实现无人配送,减少人员接触,减少疾病传播。

(2)无人车投递为隐私面单的普及适用创造条件,更好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隐私面单在使用过程中固然保护了用户信息,但也给快递员获取用户信息、及时完成投递带来障碍,在实践中招致快递公司的抵触,推广难度较大。在无人车投递的情况下,快递员扫描的只是面单条码,所有的用户信息通过系统直接传输至无人车,既防止了信息泄露,也解决了隐私面单推广的障碍。

(3)无人车投递解决了有人投递的诸多痛点。比如,有人投递时遇到主人不在家,经常会放在门口或门卫,路由信息常常会出现“门把手签收”等奇怪的签收记录。无人车投递则会避免此类问题,实现精准投递,能提供签收电子记录,甚至签收影像,从而避免签收产生的纠纷。

(4)避免信息损耗。在有人投递的情况下,一个快递员在一个社区服务越久,信息掌握越全,工作效率就越高。但这种信息积累只限于快递员个体,无法进行共享。一旦快递员更换,以前的信息积累优势荡然无存,同样的信息积累过程需要从头来过。而在无人车投递的情况下,信息会积累在系统之中,并在系统中共享,充分发挥信息积累的优势。比如,无人车所服务社区范围的电子地图,通过无人车服务过程中多次实地扫描拍照,其精度和准确度都更高,也能上传系统,服务更大范围和更大领域。又如,无人车会根据投递积累的数据,了解本地居民收件习惯,从而可以在需求集中的时段主动上门,就近呼叫,缩短服务等待时间,提供更高、更满意的服务。

(5)提高投递的精度。在有人投递的情况下,投递员都是到收件地址,发现收件人不在家才会电联,也才会出现“门把手签收”的情况,导致签收纠纷。利用无人车投递,在出发前会通过人工智能语音系统,联系用户,规划路由,提高了投递的精准度。

(6)实现交互式投递。有人投递时,用户除了被动等待,别无他法。无人车投递时,无人车可以联系用户,用户也可以联系无人车,添加、取消、更改投递预约,从而可以主动确定何时何地接收自己的快件。用户预约取件,既可以输入具体地址,也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接点选位置,或者通过手机共享位置信息,方便无人车到达,既方便又保护隐私。

(7)安全更有保障。因为投递引发的入室盗窃、抢劫等犯罪事件偶有发生,无人车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尤其对于弱势群体而言,会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感。

2.劣势分析

当然,无人车投递也存在一定缺点与劣势:

(1)无人车无法做到投递入户。虽然对于部分装有蓝牙设备的电梯,无人车也可以通过蓝牙控制电梯,到达想去的楼层,实现投递上门。但对于没有蓝牙电梯或者没有电梯的小区,无人车则无法实现投递入户,在便利性上不如有人投递。

(2)对于大件和异型件,无人车无法运输投递,依然需要依赖有人投递。

(3)人机交互总是不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顺畅而有温度,无人车也会面临所有AI智能设备面临的缺陷,需要时间不断进行学习、迭代升级,提升服务满意度。

(4)对于出现的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无人车依然需要人力进行外部干预,并不能独自面对所有的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

联系我们:135-1272-6426    188-0319-7535

座机:0319-759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