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宇树、乐聚、智元共同冲击IPO,谁将拔得头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 发布时间: 今天 | 28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智元机器人完成股改,其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未上市)。

近日,智元机器人完成股改,其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未上市)。

无独有偶,近一段时间人形机器人资本动作频频。

10月末,乐聚宣布完成近15亿元的Pre-IPO轮融资。这群来自哈工大的90后团队,拿下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单笔规模近乎最大的融资。紧接着,乐聚启动IPO辅导,辅导机构为东方证券。据了解,公司将科创板作为IPO目标。

在乐聚Pre-IPO轮融资中,汇聚了近15家投资机构,其背后的资方图谱更是错综复杂,既有来自深圳、北京、上海、合肥等多地国资领衔,也有东方精工、拓普集团等产业龙头加持,中证投资、盛奕资本、玖兆投资、中美绿色基金等金融机构护航。

同样,宇树科技今年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启动上市辅导,择机向科创板发起冲击。

随着这三家公司资本动作推进,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头部竞争格局愈发清晰,形成了以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为代表的三家独角兽,凭借不同的资源禀赋,选择了差异化的突围路径。

除去已经登陆港股的优必选,A股还缺少一家根正描红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这三家公司组成“人形机器人IPO三剑客”,一场争夺上市的激烈角逐已然拉开序幕,这场较量的背后,是资本、技术与商业化路径的多重博弈。

IPO的前哨站

头部企业的融资动态往往是观察行业风向的最佳窗口。在人形机器人这个“烧钱”的赛道,资本运作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三家公司的融资策略和上市路径也反映了它们不同的战略考量。

乐聚15亿元的融资金额,即便在“吸金”能力强大的硬科技赛道中也实属瞩目。然而,其“地方国资+产业资本+金融机构”的资方组合更具深意。

深投控、深圳龙华资本等地方国资平台,不仅带来资金,更能导入地方政府战略资源与政企订单;东方精工、拓普集团等产业链龙头以及通过旗下基金参与的中信金石(关联茅台、上汽集团),则为其提供先进制造技术、供应链资源与潜在合作订单;中信证券旗下的中证投资等金融机构,将为其规划上市路径、提供资本市场运作经验。

这场融资对乐聚而言,更像是一次战略重组,通过绑定多元资本盟友,它在技术研发、量产能力、场景落地与资本对接四个维度构建起护城河。

与乐聚的步步为营不同,成立不足三年的智元机器人,走出了“火箭式”融资路线,累计完成超10轮融资,2025年估值飙升至150亿元。

高瓴、腾讯、比亚迪、上汽、京东等财务与产业巨头的加持,不仅为其注入充足 弹药,更印证了资本市场对其“AI+机器人”技术路线的认可。

今年8月,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透露,年底预计完成C轮融资,希望引入更多国际产业方投资。

在资本路径上,智元显得更为灵活多变,一边通过收购A股公司上纬新材部分股权引发市场“借壳”猜测,一边又传出明年赴港 IPO 的消息,虽公司对此否认,但复杂的资本棋局已显露其突围野心。

近日,智元机器人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其上市路径已然清晰。

宇树科技融资节奏稳健,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超过11轮融资,红杉、经纬等顶级财务机构,美团、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移动、吉利等产业巨头均在其投资者名单中。

在上市进程上,宇树目标明确,已于2025年7月正式启动A股科创板上市辅导,进程公开透明,被广泛认为最有望摘得“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头衔。

人形机器人研发需持续投入,IPO能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技术攻关与供应链建设;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身份是政企合作的信任背书,在争取大额订单、与头部企业合作时能占据先天优势,这也意味着IPO早已不是单纯的融资行为,而是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权的战略卡位。

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较量

如果说资本是粮草,技术则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战力。面对硬件成本高企、AI 自主决策不足、场景适配困难等行业共性瓶颈,三家企业走出了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

宇树的产品线布局清晰,呈现高低搭配的特点。H系列(如H1、H2)主打高性能与卓越的动态能力,其完成原地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充分展示了其技术上限。而G1系列则主打超高性价比,面向大规模普及市场。这种产品组合使其能够同时覆盖前沿科研和大众市场。

宇树在高性能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上具备自研能力,并通过超过90%的核心部件国产化实现了成本控制,G1系列因此能够进入10万元售价。其运动控制算法业界领先,是其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关键。相对而言,AI与自主决策能力是其正在积极追赶的方向。

智元的特点在于“软件定义”的灵活性。其自研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多模态模型与AgiROS操作系统,构成了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与侧重运动能力的同行不同,智元强调机器人的“理解与决策能力”:远征系列(A1/A2)可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行走避障,灵犀系列(X1/X2)能完成“针线缝葡萄”级别的0.1mm精密操作,展现出人机交互与任务泛化能力。

此外,其产品形态多样,覆盖双足、轮足等,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硬件端,智元采取开放合作策略,与蓝思科技、绿的谐波等产业链伙伴共建协同网络,将资源集中于 AI 算法与系统软件研发,试图以 “软件定义硬件” 的模式,重构行业竞争规则。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朗誉机器人|当重载智能邂逅顶尖学府,这场校招双向奔赴!
  • 地瓜机器人与傅利叶达成深度战略合作,GR-3搭载RDK S600加速机器人从“工具”到“伙伴”的进化
  • 机智人科技激光雷达产品亮相高交会,展示智能感知前沿技术
  • 翼菲鸿钧,开天辟地!——定义工业机器人的下一站,专攻「不能做」的活儿
  • 奋战2000个日夜后再启程,寻迹智行AMR为“长期主义”而设计!
  • 2025华睿科技机器视觉生态伙伴大会成都站圆满举行
  • 继总书记检阅Walker S2后,泰国国王和王后也在北京观看了优必选Walker S2
  • 一屏巡检309个“足球场”?海康威视联合万华化学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