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具身智能产品已商业化落地,市场或达9731......
2025-04-30
[行业新闻] 京东物流智狼出海!首次亮相韩国首尔物流仓储......
2025-04-28
[行业新闻] 开仓即满仓!京东物流连开韩国仁川、利川两大......
2025-04-25
[行业新闻] 里工荣登“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最具投资价值......
2025-04-24
[行业新闻] 全厂(物流)!顺力智能亮相东莞市人工智能产......
2025-04-24
2025-04-23
2025-04-23
[行业新闻] 济南:起步区2026年部署无人快递车100......
2025-04-23
[行业新闻] 唯一中国企业!京东物流斩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
2025-04-22
2025-04-22
[518原创] 518智能装备在线走访蚂蚁侠科技,共......
2025-04-30
[518原创] 盛况直击|镭神智能激光雷达闪耀FAI......
2025-04-26
[518原创] 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pl......
2025-04-26
[518原创] 【4月25日论坛】海康机器人、寻迹智......
2025-04-25
以美国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舒亚·邦加德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一篇最新研究结果,提出可创建一种可编程生物,被命名为Xenobot(异形机器人),也可称为生物机器人。
邦加德等人的研究发表后,引发了很多质疑的声音。那么,他们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呢?我们特约请知名科普作家张田勘就相关问题做科普解答。
由青蛙干细胞打造的生物机器人Xenobots
问:Xenobot是怎么造出来的?
答:邦加德对这种人造生命做了定义:“它们既不是传统的机器人,也不是已知的动物物种。这是一种活的、可编程的有机体。”
不是传统的机器人,即不是机械装置的机器人,而是不到1毫米的生物机器人,即微型生物机器人,比微生物大得多,也比一些寄生虫大。只不过,它是人造的。其他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还有动植物和人,都是地球上自然演化和存在的生物。
Xenobot的合成首先是获取了非洲爪蛙的心脏细胞和表皮细胞两种细胞,但都是从爪蛙胚胎干细胞中分化获取的。
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先将胚胎细胞切开,细胞被切开的两个部分,单独进行培养。而后将两种细胞拼凑在一起,采用的是细胞的自然倾斜度相互粘附方式。研究人员再观察它们独特的结构(包括细胞排列和斑点的整体形状)如何与行为对应。
相关数据会发送给佛蒙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团队,后者利用超级计算机集群Deep Green对异形机器人的数字化版本构建了一个模拟环境,并且利用了生命演化的自然选择的过程。根据这个模型,在模拟中完成特定任务的Xenobot会被认为是“合适的”,从而创造出新一代“进化的” Xenobot。研究人员还按照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设计,用镊子和电极对这个重塑的细胞进行“雕琢”。重塑的细胞形状各异,有的是楔形,有的是拱形。
由于Xenobot是由非洲爪蛙心脏细胞(收缩细胞)和表皮细胞(被动细胞)结合而成,因而具有自然生命的多种生命特质,如可以在水性介质中移动、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自行生物降解。最厉害的是,即便把生物机器人切成两半,它不仅能把自己缝合起来,还能继续活动,有点儿像蝾螈的自我修复功能。而且,它们不只能直线行进,也能转圈。如果把这个机器人翻转过来,它就像乌龟背朝下一样,失去了移动能力。
目前,这种生物机器人可以用来清理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作为可生物降解的药物输送机器人等,而且,未来的作用也将是无限的,例如,作为手术助手疏通血管等。
问:Xenobot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的活体生命吗?
答:Xenobot并非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的活体生命,此前早就有纯粹生物合成的人造生命问世了。
早在1995年,美国的克雷格文特尔就和另一位生物学家汉密尔顿史密斯造出了首个有人造基因组(染色体组)的细菌,这是一种不依靠上一代繁衍的存活生物,也是人造生命的雏形。
2010年5月20日,文特尔私立研究所的一个由46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又研发出了地球上首例人造细胞,是一个山羊支原体细胞,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却是依照另一个物种蕈状支原体的基因组人工合成的,产生的人造细胞表现出的是后者的生命特性,取名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合成体”)。
辛西娅这种微生物由蓝色细胞组成,能够生长、繁殖,细胞分裂了逾10亿次,能产生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植入的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而人类基因组共有约2万个基因。
研究员建构的染色体中的基因,由108万对“字母”组成,并在合成基因留下“水印”,包括46名科学家和研究员的名字、研究所的网址,以及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名句“生存、犯错、倒下、战胜,用生命创造生命”。2010年5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
文特尔等人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DNA。此后将重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再把人造DNA放入另外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和分离,受体细菌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带有人造DNA,另外一个带有天然DNA。在培养皿中加入抗生素,把带有天然DNA的细胞杀死,只留下人造DNA不断增生。几个小时之内,受体细菌内原有DNA的所有痕迹全部消失,人造细胞不断繁殖,新的生命诞生。
合成这样的人造生命有什么用呢?文特尔的回答是,先合成出可供生命存在的最小数量的基因,然后通过向其中弥补其他基因,制造一系列新的微生物,如可生产生物燃料的细菌、有用的药品、可以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细菌或是制造合成疫苗所需的蛋白质。
此后,2018年8月2日,英国《自然》同时在线发表了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的2篇论文,都是将酵母染色体融合的成果。中国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的人工合成的酵母,仅含1条巨大的线型染色体酵母SY14菌株,不同于野生型的有16条染色体的酵母。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