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具身智能产品已商业化落地,市场或达9731......
2025-04-30
[行业新闻] 京东物流智狼出海!首次亮相韩国首尔物流仓储......
2025-04-28
[行业新闻] 开仓即满仓!京东物流连开韩国仁川、利川两大......
2025-04-25
[行业新闻] 里工荣登“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最具投资价值......
2025-04-24
[行业新闻] 全厂(物流)!顺力智能亮相东莞市人工智能产......
2025-04-24
2025-04-23
2025-04-23
[行业新闻] 济南:起步区2026年部署无人快递车100......
2025-04-23
[行业新闻] 唯一中国企业!京东物流斩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
2025-04-22
2025-04-22
[518原创] 518智能装备在线走访蚂蚁侠科技,共......
2025-04-30
[518原创] 盛况直击|镭神智能激光雷达闪耀FAI......
2025-04-26
[518原创] 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pl......
2025-04-26
[518原创] 【4月25日论坛】海康机器人、寻迹智......
2025-04-25
如果说半导体行业是国内机器人新的增长应许地,是移动机器人企业必须肉搏抢占的山头,那么复合机器人,绝对是企业祭出的最利武器之一。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半导体行业AGV/AMR&复合机器人销量946台,其中大部分为复合机器人,占比超过70%。随着复合机器人相关技术的持续进步,其开始在多个领域迎来大规模批量落地应用,其中半导体行业是复合机器人最重要的应用行业之一。
回首过去,仅在几年前,“复合机器人”这一产品在行业中还处于“有了,但又好像没有”的微妙状态,更别说在半导体、精密制造等行业中大规模应用。
那么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从行业认知到产品落地,复合机器人究竟发生了哪些巨变?
从“用产品找市场”到“为市场做产品”
2015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科新松推出了中国首款复合机器人产品。
经过几年发展,2021年被媒体称为“复合机器人落地元年”,复合机器人的形态基本固定在了“AMR+机械臂”这一组合上。而井智机器人的业务之一是为客户定制复合机器人底盘,总经理彭银华反映,除了“AMR+机械臂”这一形态外,有时也会有“AMR+机械臂+视觉平台”的组合。
除了形态,更多改变也在近两年发生。
首先是在认知层面。如前文所述,过去行业里知道有“复合机器人”这一形态,但对其了解只是停留在概念上。
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发展,市面上的主要玩家如优艾智合、斯坦德机器人、中科新松、功夫机器人、里工、飒智智能、仙工智能、迦智科技、蓝芯科技等逐渐打开了知名度。
如今行业对复合机器人的认知,早已从概念落地到了应用层面。如果说,之前只是在探求产品本身的可能,即“复合机器人是什么”,现在则是将目光落到了场景上,关注的是“复合机器人还能用在哪儿?”
终端客户们,从观望到使用;大量厂商也从“围观者”成为“入局者”。此前越疆机器人、艾利特机器人、大族机器人、遨博机器人、节卡机器人等协作机器人企业也纷纷跨界入局,开拓复合机器人领域。
此外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复合机器人厂商的生产思路也有较大的变化。
自2018年起,威联加公司就开始涉足复合机器人领域。总经理贾俊果认为,过去许多复合机器人厂商采用了“用产品找市场”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符合市场规律。
如今经过一定案例积累后,复合机器人厂商会“为市场设计产品”:先找场景,设计产品,再构建市场。
作为早期入局复合机器人的企业之一,斯坦德机器人市场总监张旭表示,“斯坦德对于需求的理解以及产品的PMF能力,都不是早期能比的。”这种蜕变一是来自企业本身的产品迭代设计和市场洞察能力;更多的还是基于大量项目落地带来的经验积累。
从“用产品找市场”到“为市场做产品”,生产思路的转变背后,也进一步彰显了复合机器人市场的成熟转变。
如今,复合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正在逐渐普及和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复合机器人的价格和性能。
在2018年和2019年左右,一台复合机器人的价格通常在70万到80万元之间。而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复合机器人的均价为52万。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复合机器人的单价已经大幅下降。
威联加总经理贾俊果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复合机器人的价格将进一步降至30万元以内。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复合机器人的价格会越来越亲民化。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们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生产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不过,斯坦德机器人市场总监张旭认为具体到项目上,一台设备的价格高低,要考虑的就不只是本体,实施难度、非标需求等因素都是影响价格的变量。而一味的降价,并不能给整个行业带来春天。
场景与交付难点
事实上,复合机器人的竞争力也体现在更多场景的探索应用上。在价格、产品稳定性、集成能力未明显拉开差距的情况下,找场景,比单纯做机器人更重要。
当前,复合机器人部分场景已有批量化订单,但大多集中在对价格接受度较高的3C、半导体、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行业。
例如在半导体行业中,优艾智合的复合机器人已获得广泛应用,通过配置多台优艾智合晶圆盒搬运机器人以及搭载YOUIFLEET调度管理系统、YOUITMS物流管控系统,优艾智合复合机器人可有效完成机台与电子料架之间的自动化上下料和车间物流数据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实现晶圆车间柔性化智能化生产。
斯坦德机器人市场总监张旭对此有明显感受,“18、19年复合机器人项目规模都相对较小,现在的话有很多场景都是大批量的订单了,特别是CNC和半导体。”
贾俊果认为,在未来的场景拓宽方面,CNC数据机床上下料场景将会率先取得突破,一些需要三班倒、24小时值班的企业以及相对危险的工作场景,都在迫切需求复合机器人。
随着场景的逐步打开,复合机器人也会迎来更快速的发展。据GGII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中国市场复合机器人销量由185台提高至1169台,年均复合增速近45%,预计2023年将维持40%左右的市场增速,销量突破1600台。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Copyright © 2018-2025, 服务热线 400-0756-518
www.zhineng51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518智能装备在线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冀ICP备19027659号-2】 【公安备13050002001911】
运营商:河北大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