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九曜智能|要讨论自动驾驶,先把你的视线从马路上挪开吧!
来源:未来科技力 | 作者:未来科技力 | 发布时间: 735天前 | 3226 次浏览 | 分享到:

此刻我们回头再看L4自动驾驶在消费级领域的表现,恐怕很难对其在工业领域的表现保持乐观,然而事实是,这片蓝海中已经有了不少的先行者,他们不仅技术上满足了上述严格的条件,而且走通了商业化落地的链路。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这里,人人都能做到L4

看惯了消费级自动驾驶,我们很容易把有没有人,车辆可不可以无人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但在工业级自动驾驶领域,头部玩家几乎都已做到了这一点。

下人是一个刚需,斯年智驾的CTO张娜说到,工业级自动驾驶必须做到L4级别,具体到斯年智驾,所指涉的领域就是港口场景。

这是工业级自动驾驶中一个被普遍认为最好落地的场景,市场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而对自动驾驶的需求更是格外旺盛。因为港口需要7X24小时不间断作业,而重卡司机还必须持有A2级驾照,在大多数时间里,司机始终存在着需求缺口。

目前斯年智驾开发的无人驾驶卡车和智能无人平板车(IMV)已经运行在宁波、唐山、珠海、厦门等七个港口。在一段演示的视频里,斯年智驾自主研发的IMV可以自动对接岸桥接驳集装箱,然后将其运输到指定的堆场,期间甚至可以与有人驾驶车辆混行。张娜表示,斯年智驾的无人驾驶方案甚至不需要对港口做过多的技术改造,也不需要设置安全护栏或过多的引导标志,基于云端车端一体化架构即可完成全港口、全工艺、全流程的无人运输作业。

斯年智驾的IMV可以安全地在有人与无人驾驶车辆混行的道路上行使。

矿山场景的头部自动驾驶公司,踏歌智行同样早在2020年就实现了矿卡安全员下车——这是L4能力的一个标志;2022年,踏歌智行又实现了“安全员下车”常态化,所谓常态化即是车辆完全自主运行,真正参与到矿区生产工作中,也就是说整个矿卡的自动驾驶可以完全摆脱人的干预控制。即便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基于包括远程接管在内的多重安全冗余设计和机制,其无人运输系统也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同时为生产作业提供效率保证。

聚焦场间物流领域的自动驾驶公司九曜智能在2020年就提出了工业级无人驾驶的概念,并在2021年将之升级为全工作链无人驾驶解决方案。这种升级意味着不只是驾驶本身的无人化,甚至涉及到整个场间物流的所有工作环节——史亮把它称为工艺流程,都应当实现无人化。

比如说,从干线物流中接驳货物,一直将它送入室内工厂加工,这其中贯穿了多个环节,除了卡车、叉车和牵引车本身的自动行驶能力,还包括了它们之间的互相衔接:叉车如何用最优方式接驳卡车上的货物,尽可能密集码放托盘实现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如何精准与牵引车做对接?牵引车又如何与工厂内对应的设备精准对齐?还有一些看上去非常微小,但对成本和效率有显著影响的点:比如对运货路径如何优化,确保充分利用运力,甚至是如何给新能源车辆充电。

在有人驾驶时,这些问题都是仰赖驾驶员的能动性,一旦把人去掉,这些流程则都要靠机器和算法来解决。为此,九曜智能甚至开发了号称是全球第一款的自动脱钩挂钩装置。

这背后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在工业领域,仅完成单车智能驾驶是不够的,还需要实现对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和工艺流程之间的全自动化协同,唯有如此,工业级自动驾驶才是一套商业化可行的方案。这背后必须基于对工业场景的深刻理解。事实上,深耕场景这四个字不断出现在每一个自动驾驶企业负责人的口中,这反映出了工业级自动驾驶和消费级自动驾驶本质上的不同。

“客户不再需要演示系统。”踏歌智行研发副总裁邬海杰说,“他们需要的是生产系统。”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工业级自动驾驶才有可行性。

“我是个老板,我不管你高大上,原本我花100万能搞定的事,如果自动驾驶要花200万,对不起,110万我都不会出钱。”史亮说到,to B的客户都是理智型消费,自动驾驶在工业领域要做的不是追求尖端技术,而是对场景本身的深入了解。

相比之下,L4级自动驾驶从来不是这些工业级自动驾驶厂商的核心追求。换而言之,实现它的难度远比消费级L4自动驾驶来的低。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速度。场间物流车辆的最高时速在40km/h左右,同乘用车相差甚大。较低的速度意味着对算力需求的降低。有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乘用车动辄几百乃至上千TOPS(英伟达的最新汽车芯片算力高达2000TOPS),工业级无人驾驶的算力需求在100TOPS以内,这无疑极大降低了成本。

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业级自动驾驶没有难点了。

同一技术底座上开出两株花

从某种意义上讲,速度导致的算力需求降低几乎是工业化自动驾驶唯一“占便宜”的地方,除此之外,基于深耕场景逻辑,工业级自动驾驶所要解决的难点丝毫不逊色于乘用车——只是大家走在了不同的方向上而已。

张娜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港口货运最难的一个技术点是岸桥对位。岸桥是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简称,斯年智驾的IMV需要精准与其对接,才能装载集装箱货物,这被称为对位。然而由于环境设备遮挡,岸桥下难以依靠GPS实现定位,斯年智驾团队最开始的解决方案是对岸桥进行某种改造,比如贴一些标志物,以便激光雷达能够捕捉信号从而定位。但方案落地的过程中这种思路被否定了,因为改动岸桥设备会影响港口对其的维护。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