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江苏南京:布局新产业 抢占新赛道
来源:南京日报 | 作者:南京日报 | 发布时间: 661天前 | 2861 次浏览 | 分享到:
南京市发布的《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围绕“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增强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两大产业集群全球竞争力,拼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航空航天六大产业集群国内制高点,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六个未来产业新赛道。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特种机器人研发为切入赛道,致力于为电力、消防、市政、石油石化等行业提供贴合场景的智能机器人产品、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突破是每个创新型企业必须面对的困难。”亿嘉和相关负责人说,公司不断探索核心技术,在巡检机器人领域率先应用激光导航技术,实现智能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同时聚焦电力行业复杂作业场景,完成对电力巡检场景的全覆盖。

2021年3月,亿嘉和发布了一款集巡检、操作、应急于一体的智能操作机器人,命名“羚羊D200”,能够在复杂、紧急场景下稳定作业,实现由巡检迈入操作时代。

目前,亿嘉和已高速发展成为特种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并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升级”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走专精特新之路,在专业细分领域拥有“独门绝技”是关键。

“小巨人”企业茂莱光学拥有全面的“光、机、电、算”一体化系统研发及设计能力、光学薄膜技术等,是国际先进的精密光学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该公司打破欧美厂商对国内超高精度光学器件的加工技术和市场垄断,填补了国内半导体光刻机超高精度光学器件的空白,实现进口替代。其中,在光刻机光学领域实现国内唯一替代进口。

政企合力,“小巨人”成林。目前,南京市已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江苏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7家。

江宁装备制造(智能电网)产业示范基地。

走专精特新之路,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今年以来,南京市启动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先后走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举办校企协同创新推进大会,全面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

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的《高端装备关键构件用低碳高性能热加工材料研发及产业化》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项目研发的植物油基淬火介质、匀速淬火介质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300余家高端制造企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据悉,该项目建成了国际领先装备技术和高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生产基地,已形成年产10万吨工业介质的最大规模产能。

竞逐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南京力量”

6月4日清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电14所研制的多部雷达为航天员顺利返航提供了保障。

据悉,飞船返回舱以超高音速再入大气层时,表面包裹着一层等离子鞘套,能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严重衰减,甚至中断,引起“黑障效应”。

14所研制的多型雷达成为“智慧眼”,是该阶段提供返回舱测量数据的重要装备。航天员“失联”的几分钟里,14所的“智慧眼”每时每刻都会精准进行测量和预报,为航天员准确着陆、安全到家保驾护航。

航空航天属于国家战略性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已集聚了中电14所、中电莱斯、晨光集团、南京机电液压等近80家企业。2022年,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收入达到466亿元。

产业集聚,协同发展。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提供运载火箭箭体及内部脉动压力和微压监测的脉动压力和微压传感器,保障火箭顺利发射。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销售收入6357.97万元,利润总额1545.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76%、32.18%。

在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实验室,一个U盘大小的透明芯片上“流动”着薄膜、导管,微缩版的人体器官在方寸间生长。

这是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十大新兴技术”的人体器官芯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文龙介绍,借助细胞培养、3D打印、微流控等技术,盖出模拟人体环境的“迷你楼宇”,辅以氧气、二氧化碳、培养基等微环境,再植入不同的细胞“住客”,即可模拟出跳动的心脏、呼吸的肺、流动的血管……

器官芯片正在成为迷你“阿凡达”,将“替身”试药变为现实,助力新药研发、精准医疗。

目前,东南大学顾忠泽教授团队已成功构建了肿瘤、皮肤、心脏、血管等多种器官芯片,在高精度跨尺度三维打印、功能性细胞外支架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南京市发布的《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围绕“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增强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两大产业集群全球竞争力,拼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航空航天六大产业集群国内制高点,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六个未来产业新赛道。

拼夺制高点,抢占新赛道,高科技企业奋勇前行。

6月21日,菲尼克斯电气中国第三基地——投资1.6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备智能制造项目(一期)在溧水奠基,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产,将具备年产100万只交直流充电枪和100万套车身充电插座能力,预计年产值4.7亿元。

德国菲尼克斯1993年落户南京,最初做的是智能电网、电子元器件等产品。中国新能源赛道一开启,该公司就第一时间踏入。

当前是菲尼克斯新能源汽车板块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顾建党表示:“溧水基地将与现有南京江宁总部基地、江宁第二生产基地和南京出口加工区的亚太物流枢纽互相联动,形成‘四位一体’的菲尼克斯2.0战略布局。”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