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北醒|智驾更安全,有激光雷达更放心—这才是打动用户的关键
来源:北醒 | 作者:北醒 | 发布时间: 540天前 | 2673 次浏览 | 分享到:
于当下,激光雷达能够提供满足消费者现实所需的安全价值;于长远,激光雷达能够提供通往L3以上智驾所必需的战略价值。进可攻,退可守,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战略/技术连续性。

所以说,路线由车企提出,但生死由消费者定夺。用不用激光雷达,马斯克说了不算,消费者说了才算。

北醒创始人兼CEO李远则进一步指出,智能化趋势下,“测大于算”,感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摄像头有天然的物理缺陷,而物理缺陷很难用软件方式弥补。一个1米5身高的人,不管你把他的弹跳、技巧训练得多好,在姚明面前,就是一巴掌的事儿。激光雷达直接、精确的3D数据正好能弥补。无论BEV+Tansformer架构,还是其他AI大模型的训练,多模态的数据一定优于单模态,直接的数据优于间接。

这就好比养孩子,智力要发育得好,营养多元化是必须;缺蛋白就补蛋白,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喂他肉蛋奶。如果非要说,我们家孩子消化系统很牛逼,只吃五谷杂粮这些朴素的食物,照样能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并且吃得越多,消化系统训练越强大,人越聪明,那么,同班同学的家长们就该暗地里高兴了。而这也符合第一性原理。

硬件决定了软件的天花板。拥有地球上最强大纯视觉FSD的特斯拉,在实际落地中似乎也遇到了瓶颈:

在刚刚过去的三季报电话会上,马斯克罕见低头,承认FSD吹过头:“我对FSD的进展过于乐观了”。这显然不是一贯爱画大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马斯克的说话风格。

最令人痛心的,还是安全问题。

华盛顿邮报6月报道称,过去4年,全美共有736起车祸与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有关,这些车祸中至少造成17人死亡,另有5人重伤。特斯拉的FSD(自2015年推出以来)也因此受到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多次调查。

而就在前不久,特斯拉对外披露: 美国司法部就自动驾驶和FSD功能向其发出了传票。

试问: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哪一家车企在研发智驾系统的历程中,承担得起如此夸张的社会风险?成本和生命,孰重孰轻?

当某些公司用所谓“纯视觉”方案在某条道路上“跑通”了一次,就大肆吹嘘、喊打喊杀要去激光雷达时,有没有想过,下一次、第N次还能照样“跑通”、不出人命?地铁、铁路、机场这些对安全最严苛的项目,不知道“跑通”了多少次,为何还要装激光雷达?说白了就是要干掉那些微乎其微的“跑不通”的风险。

智能驾驶同样如此,比拼的不是谁“跑通”了,而是谁“跑不通”的几率最低直至为0。激光雷达针对的就是这些“跑不通”的问题。

连特斯拉的工程师们也认为,加入激光雷达是提高安全性的最佳选择。只不过因为成本等问题被马斯克拒绝,或者更准确地讲,马斯克想要的质优价廉、成熟可靠的激光雷达,欧美本土供应商根本无力满足。《路透社》最近更是传出,特斯拉疑似邀请禾赛前往墨西哥建厂。

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是真不想用激光雷达,还是不想你用激光雷达?

同样是欧美企业,发明了安全带并主动放弃专利造福全人类、对“安全”有着上百年极致追求和思考沉淀的沃尔沃,则毫不犹豫选择了拥抱激光雷达,理由是:

“通过使用智能驾驶软件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我们可以把车祸导致重伤和死亡事故率降低20%。”要知道,沃尔沃使用的Luminar 1550nm激光雷达成本,比起国内,不知贵出多少倍。

由此可见,用不用激光雷达,不仅是基于成本考量的商业问题,更是基于安全考量的价值选择。而商业建立在价值之上。

大可不必因为一个短期的关于成本的商业问题,而忽视激光雷达的长期价值。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也从来不是敌人,而是兄弟。俩兄弟共同为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更高的壁垒,满足了人们对安全的无限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醒创始人兼CEO李远说得好,激光雷达成本问题不是激光雷达的问题,而是激光雷达公司的问题。不管最终谁留下,人类安全版图上一定有激光雷达的位置。而能打败激光雷达的,只能是更好的激光雷达。

况且,源于军事领域、象征安全和高科技的“雷达”一词,本身就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根深蒂固的认知。那些把“去雷达”视为得意之作的营销噱头,有没有考虑过中间的营销问题?跟消费者说: 我们家的优势是,采用BEV+Tansformer+占用网络技术,凭借超级AI大模型,不用(激光)雷达,也能实现同样安全的智驾??我们不确定有几个人能听懂,但能确定的是隔壁卖激光雷达车型的销售会乐开花。

更为有利的是,

中国公司在如何把激光雷达造得更安全以及如何把激光雷达用得更安全方面,相比国际同行有明显优势。

以“安全”见长的北醒为例,超百万台激光雷达量产经验的积累,让这家公司对如何造安全可靠的激光雷达理解、实践非常之深。如北醒创始人兼CEO李远所言,生产制造这行,干过的跟没干过的完全不一样,干过百万台的跟干过几万台的又不一样,很多经验教训必须要做过才知道。这是中国激光雷达公司的一大优势。

在如何把激光雷达用得更“安全”方面,中国激光雷达公司也走在了前面: 与乘用车主机厂的合作,让北醒经受住了车规级可靠性的严格检验和大规模量产对于工艺的极致要求;与滴滴自动驾驶的合作,让这家公司在各种严苛/极限的测试和corner case处理中得到持续历练、提升;来自民航、地铁/高铁轨道交通等超高安全级别项目更是不停地在锤炼着这支队伍的安全意识。而这些宝贵的一线“打仗”经验,正是北醒等国产领先公司能够为车企们造出更安全、更好用激光雷达的底气所在。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