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人民网:一路领跑国际市场的机器人公司擎朗智能,掌门人“炼”的什么内功?
来源:人民网 | 作者:人民网 | 发布时间: 431天前 | 189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6年,人工智能迎来大爆发的红利期。正如李通所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成了行业里第一波乘势而上的“守株”人。

引言

中国科创,世界动能——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人民网上海频道特别报道擎朗智能,讲述中国科创故事,以下为全文。

2016年,人工智能迎来大爆发的红利期。正如李通所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成了行业里第一波乘势而上的“守株”人。

01试错与锚定

“选择机器人方向完全是兴趣使然。”早在中学时期,李通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动手能力,大学七年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他之后在机器人产业化领域抢占先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08年,李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顺利进入微软,成了一名技术员。本可顶着世界五百强企业光环躺平的他,两年后毅然决然选择了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与机器人“并肩作战”,李通说:“我一直梦想改变世界。”


擎朗智能CEO李通

同年,上海闸北老区一个一室两厅70平米的毛坯房里,李通和3个合伙人凑了20万启动资金,创立了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此,团队开始探索机器人产业化应用的各个方向。

然而,彼时的机器人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去工商注册的时候,人家都搞不清我们到底是做什么的,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顶着各种未知的压力,李通的“四人小组”成了这条新赛道上的“孤勇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0到1。

“教育机器人、创客机器人、各种项目都尝试过,但只够勉强养活自己。”经历了三年的试错与探索,李通最终瞄准了服务型配送机器人这个赛道。“机械的事交给机器人,让人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李通希望,以后的机器人,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端设备,而是与老百姓生活融为一体的,能切实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帮手”。

02扩张与锤炼

2013年,擎朗智能旗下的轨道服务机器人“小朗”问世,迈出了人工智能赋能餐饮业的第一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云启资本在商场里“邂逅”了送餐机器人“小朗”,立马投资了李通的公司。他笃信,自己的机会来了。

“当时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大爆发时期,正是因为大环境的影响,才能遇见‘伯乐’。”2016年,擎朗智能发布了明星产品送餐机器人“peanut”,完成了云启、松禾3000万的A轮融资。

拿到了投资,解决了钱的问题,可量产后的机器人要怎么“走出去”?“还是那句话,这么新的玩意儿,你能卖给谁?”这一头的李通一筹莫展,另一头正加速扩张的海底捞,也在积极探索如何为过重的人工成本“减负”。


擎朗配送机器人T9Pro

“我们的产品,更多以租赁的形式对外出租,这比养人便宜得多。”除了价格优势,李通还从其他几方面,深入剖析了客户的具体问题,“餐厅的传菜员,每天负责的工作,高频且重复,老板也不会因为你传菜传得好给你加钱。”既没难度,也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可替代性强,晋升机会小等多方面因素,直接导致这一工种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很多工人上午拿了钱,下午就跑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与海底捞的相互成就,成了业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开启了送餐机器人的“扩张”之路。“发展进入快车道是大势所趋。”李通直言,公司成长迅速借了时代的东风。

然而,送餐机器人的确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但餐厅复杂的环境和顾客多元的诉求,对机器人也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相较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十分复杂,要求更高,这也促使我们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与改良。”

不止餐饮业,李通的机器人“帝国”还将触角伸向了医疗、酒店等各个行业。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擎朗一路领跑全球市场。

资本是逐利的,扩张不是目的,商业价值的体现才是终点。“资本市场从来不缺从‘0到1’,难的是在‘1’后面加‘0’。”李通说。


擎朗清洁机器人C30

“很多高科技的创业企业在把产品推出后,在市场化过程中受阻,不是他们的产品不成功,而是在市场化过程中,对整个市场的判断,市场资源的利用以及对消费者的理解不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认为,擎朗智能的服务机器人是很新且极富技术含量的产品,但这样的产品在市场化过程当中,也会碰到一些问题,“首先,它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和产品本身价位的高低。其次是产品需要亮点,也需要考虑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量的动态平衡;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市场化过程中,需要好的推广团队解决渠道等问题,这关系到整个公司的运营模式。”

03求稳与苟住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经济的衰退,餐饮行业首当其冲,最先应声倒地,一并搅乱的,还有李通的商业布局。

“利用机器人无接触的特性,我们研发了医疗消杀机器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支援了许多消杀机器人去往一线,为支持抗疫出自己的一份力。”在消杀机器人屡获战功后,擎朗接二连三地受到资本的眷顾,完成了几次数亿级融资。

2021年,面对大环境的各种不确定性,投资市场遇冷,李通选择了战略调整。


擎朗消毒机器人M2

“2022年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之后,中国消费市场断崖式下跌,擎朗快速调整,缩减了国内市场投入,快速增加了海外市场投入。疫情期间,海外市场增加了200人。 战略调整、业务重组可能会带来部分人员流失,但人员流失并不代表公司发展减速。”李通毫不遮掩地表示,2022年,擎朗智能的业务量仍以近两倍的增速逆势上行。“面对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企业的韧性,直接体现在其抗风险能力的大小,深耕周期短,且回报率高的项目,只是换种思路做企业。”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两项行业标准参与审定 | 合肥搬易通参加《工业车辆 车载传导式充电机》等两项行业标准(送审稿)专家审定会
  • 海康机器人智行视界 | 智能化升级卡壳了?这里有新思路!
  • 5月13日 13:30 | 得心应手才易用
  • 海天塑机与海康威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机械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
  • 卡尔动力与地平线战略合作再升级 征程6P芯片商用车首发助L4自动驾驶规模化商业化落地
  • 洛必德科技亮相专精特新 “京品出海” 推介会,六大明星产品入选国家级出口目录
  • 适配全场景!仁洁智能携光伏机器人组合亮相Intersolar
  • 【防爆满级】蚂蚁机器人定制防爆叉车+室外牵引车 全面守护中化集团子公司安全智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