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万集“亮剑”,激光雷达风云再起
来源: 激光雷达老炮儿 | 作者: 激光雷达老炮儿 | 发布时间: 433天前 | 2075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26日,A股激光雷达概念排头兵万集科技在北京车展召开主题为“厚积薄发,集势向上”的发布会。发布产品包括激光雷达、V2X全栈系列、车路云融合智驾方案等“一篮子”产品解决方案。

随着国家战略、“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示范的进一步落地,万集的体系化优势将得到充分释放。

体系厚,打起仗来效率高。

2,血条厚

我们认为,激光雷达本质上是一个“生产点云的部件”。就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而言,衡量一家Lidar公司优劣的标准有三点:1,点云要够优质:2,点云要够便宜;3,企业命要够硬(预期经营寿命要远超过搭载车型的设计使用寿命)。

从目前发布的产品及进展来看,万集实现前2条只是时间问题,而第3条恰恰是万集一直以来非常突出的优势:血条厚,命够硬。随着市场竞争烈度的加强和时间的推移,这项优势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A股激光雷达概念排头兵的万集,成立于1994年,并早在2016年成功上市,业务涵盖ETC、激光检测、激光雷达、智能网联、动态称重等多个产品线,赚钱能力极强。

根据财报,万集在2021年、2020年、2019年分别录得归母净利润4259万元、6.03亿元、8.72亿元,虽然近两年受车载激光雷达投入加大等多因素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但这并不妨碍万集已经充分向市场证明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

血条厚,车企用起来才放心。

3,客户厚

众所周知,与车企合作是一项超高难度的工作。不同于To C产品,是1对N,这个不买还有那个买,比拼的是“面”。而面向车企的销售,是反过来的N对1,僧多粥少,比拼的是“点”。

而单点突破的过程,又是一个1对N的展开。销售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小组的“人”,更多的是一套流程、一套体系、一套机制…只有知道了“N”里面的每个“1”,并把每个环环相扣的“1”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提高胜率并最终通关。

“知道”和“做到”靠什么?唯手熟尔。

万集自2019年开始与车企合作,目前已成为超过70家车企的一级供应商,包括德系、日系、美系多家国际知名车企,本土头部车企和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等,覆盖奔驰、宝马、丰田、通用、比亚迪、一汽、蔚来、小鹏等各个类型的主流车企。

在客户需求和客户成功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Know-how。这对于拓展车载激光雷达业务而言,无疑有巨大助益。

客户厚,成交的胜率自然高。

4,技术厚

早在2011年,万集就开始布局并全面自主研发激光雷达,是国内最早做激光雷达的公司。深耕至今已有13年,积累深厚。

万集很早参与了 11 项国内最重要的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制定,同时还是国内首个路侧激光雷达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专利方面,截止2023年底,万集在申请激光雷达方向专利数量达到937项,其中授权426项,申请PCT国际专利35项,已授权3项。已掌握激光雷达在光学准直、激光驱动、光学接收、光学扫描等多个方面的核心技术。

技术厚,做出来的产品就有“力道”。

5,文化厚

发展早期,企业的上限由创始人决定;发展中后期,企业的上限由文化决定。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像肥沃的土壤,会源源不断地产出优秀的人才,进而产出优秀的技术和优秀的产品。

要想真正理解万集,必须充分理解万集的文化。

万集的企业文化是“集万家之所长、汇四海之精英、急客户之所急”。万集科技掌门人、万集文化的引领人翟军向我们重点分享了他对第一条“集万家之所长”的理解。

“集万家之所长”指的是一种持续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这是翟军在创业之初就想好并定下的准则。这里的学习至少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与时俱进。落到事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万集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方式上的改变。

翟军提到了小米SU7的营销案例,他认为,这些案例背后本质上是与目标客户触达方式的改变。面对这些改变,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不能再守着以前那套“只要我把酒酿好,自然有人上门找”的老工业思维,否则稍不注意就会被边缘化。

To G、To B企业同样也需要积极拥抱新的营销形式和客户触达方式,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消除品牌力与产品力之间的落差。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次、也是万集的第一次公开发布会。

第二,学习不是模仿,学习是要汲取各家、各种各样的长处。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承认别人的努力,不带偏见地吸收各家之所长。

对于错过第一波车载激光雷达“上车”,翟军表示:我们一不气馁,二不羡慕。

“我们反而应该感到高兴,同行们的努力大大推动了激光雷达产业的发展,使得产品技术迭代的速度比之前要快得多得多。外界的进步,反过来对企业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最明显的感受是,过去几年去国外看西克等国际厂商展,都还是奔着学习去的,但现在一看,国际同行最近几年基本上没什么进步。这其实是国内一批新兴激光雷达公司推动的结果,实际上应该感谢他们。

他们的努力让激光雷达成本大幅降低,将汽车智能化包括整个产业规模拉到一个新的高度。应该向他们学习,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建设、营销模式等等。”

第三,学习,再创新。

翟军强调,任何创新都不是从0开始,真正的学习是在“集万家之所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否则只跟在别人后头。

因此,我们在万集新一代激光雷达上看到了诸多创新和超越。

单从企业对学习的态度和贯彻上,不难看出,这家企业的“上限”不会低。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精益求精:寻迹智行机器人坚持打造高品质无人搬运设备
  • 喜报| 镭神智能入选2025年广东省 “机器人+” 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第一批)
  • 单车7激光雷达!京东入局千亿无人配送车市场
  • 更准确地识别每一缕“烟火”,海康微影发布烟火检测大模型摄像机
  • 【喜讯】科捷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换电项目成功入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 案例 | 华睿科技携手泰德制药,打造医药行业智能化仓库
  • 喜讯!当物流机器人企业成为认证考点:立镖员工的物联网技能认证如何反哺行业?
  • 艾吉威发布“轻智造计划”:小千斤叉车AGV + 创新售卖,开启制造业普惠智造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