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物流】​旷视:发力智慧物流,做最硬的AI公司
来源:本刊记者/江宏 王继祥 | 作者:本刊记者/江宏 王继祥 | 发布时间: 1752天前 | 5370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人工智能(AI)算法到系统集成,从推出软件平台旷视河图到自研AI+智能物流设备形成“软硬一体”。旷视沿着这一发展路径,实现了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快速跃升,也成为了最懂物流的AI公司。引入资深行业专家组建行业人才与算法人才相互融合的强大团队,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差异化物流产品,进一步增强了旷视在智慧物流赛道的综合实力。

  王宏玉:近年来,中国物流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整体水平在世界上应该是领先的,但是企业呈现小而散的特点,每一家的实力都不够强,不利于技术的沉淀和未来与国际巨头竞争。我们还需要不断深挖技术,做出更好的产品。

  毫无疑问,AI正在赋能工业和物流领域并产生巨大活力。像旷视这样的新技术公司进入智慧物流领域后,带来了新思维,促进了技术发展,也使整个行业更有活力。当前,中国物流机器人技术更新的速度快得惊人。未来,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需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我加入旷视,就是因为看重旷视拥有大量的AI顶级人才可以提供更先进的算法和底层技术,推动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我希望在这样的新兴公司能够更好地与新趋势接轨。

把握趋势,成功打造技术平台

  记者:在您看来,客户对物流系统设备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技术领域或应用环节需要加快发展?

  王宏玉:现在客户需求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客户更加理性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去找谁,甚至知道如何去实现。二是重视物流系统的柔性化。三是人机协作场景会越来越普及,规模化的人力投入越来越少。四是项目大型化,大体量、高复杂、重智能对系统核心算法能力提出更大挑战,这就需要旷视河图这种操作系统级别的调度软件提供支撑。目前只有河图是从物流系统规划,到实施,到运维,整个流程全打通,我们叫同构仿真,就是用一套代码或者一套工具来实现所有的过程。现在河图实现了调度级数字孪生,把各种设备调度起来;未来是参数级数字孪生,深入到每个设备的底层,在虚拟空间建模型。物流设备在虚拟空间跑好了,一个工厂的物流系统实施就比较顺了,效率也能达到设计要求了。

  另外,传统的物流系统主要解决存储和输送的问题,现在的物流系统变成了工艺环节的一部分,更多强调的是流动性和适用性,以及与整个工艺系统的匹配性。

  现有的物流设备基本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在一些细分行业,客户不断提出新的需求,需要我们投入研发,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疫情过后,对于少人化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需要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为客户考虑如何少人,还要考虑降低成本投入。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需要加速发展的物流技术领域有:

  1)与业务结合的复杂系统的调度管理,需要借助AI技术,不断学习,不断优化;

  2)能够代替人的繁重劳动的智能设备,比如自动装车、自动卸车或者方便操作的小型设备;

  3)同构的仿真技术,能够真实反应设备的参数与状态,真实再现客户的物流系统能力的仿真技术,引申到物流系统的数字孪生技术,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映射与互动。

  记者:从AGV到AMR,您认为移动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有哪些? 

  王宏玉:AGV最早是传统企业自动导引车的模式,在智能化这块比较薄弱。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AGV智能化越来越强,所以业内就称之为AMR了。现在新兴企业更偏向于AMR的发展,但未来趋势可能是AGV越来越弱,大家都会朝着AMR方向发展,因为AMR的技术含量和整个底层平台更适合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平台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企业有些还是基于WINCE平台,目前都在转到基于LINUX平台。在新的平台下可以集成更多的AI算法,开发的环境更易于协同。

  未来物流机器人硬件会变简单,软件和算法会越来越复杂,而这正是旷视的技术强项。越复杂、与业务结合越紧密的物流系统中,AI的作用越显著。我们要把旷视的技术优势用好,进一步增强机器人产品的竞争力。比如在SLAM技术上,旷视获得世界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CVPR 2020 SLAM双料全球冠军,该挑战赛对算法能在丰富场景、环境要素变化以及各种极端运动情况下的鲁棒性提出了极高要求。这些技术为MegBot-S800提供了很强的算法支持。未来旷视的所有智能机器人都会采用自研算法的SLAM和VSLAM导航技术。

  记者:关于技术平台,能否具体介绍它在产品开发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王宏玉:我来到旷视后,开始在艾瑞思产品基础上打造新的旷视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我们对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都做了很大改进。比如说,我们对移动机器人主控系统的CPU进行了细分,使控制系统模块化,更简单也便于扩展;主控系统与其他部分的连接采用总线结构,使整个系统的实时性非常好,控制周期从20毫秒缩短到5毫秒,这意味着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得到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增强了。另外关键的一点是,机器人完全采用国际标准,容易跟其他厂商的设备匹配,也便于今后系统扩展,给客户带来极大便利。

  将来旷视的机器人开发都在这个技术平台之上,随着产品模块的不断积累,可以省去大量重复性工作。比如,不同车型复用一个底盘,使新产品推出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产品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徐福记厂区,旷视物料搬运机器人正在托举货物

  记者:机器人技术平台的建立,需要把握技术发展趋势。这项工作应该很有挑战性吧?

​​​​第八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13512726426  微信

活动时间:2025-08-01至08-31

  • 580万公里 “真无人” 里程背后,驭势科技驭势AI司机如何迎接新劳动力经济?
  • 解码新松SP180机器人:重载码垛的“中国智造”新范式
  • 新石器无人车X6登陆WAIC,超大6m³装载空间,200公里续航成焦点!
  • 立镖首个澳洲分拣项目:三年高效运营,助其实现业务"无痛转型"
  • 凯乐士案例集锦 丨订单碎片化、时效内卷化,智能物流技术如何破局?
  • 快仓智能携手TCL万颗子:四向穿梭车+AGV智能仓储项目全纪实
  • 擎朗发布新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
  • 共推“无人车 + 无人机”空地一体巡检升级,九识智能与星逻智能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