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中铁十四局向新而行 | “机器人工友”的升级路
来源:中铁十四局 | 作者:中铁十四局 | 发布时间: 65天前 | 3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多年来,中铁十四局在管片智能化生产领域不断探索,从造机器人、升级机器人到形成生产线,经过五次创新迭代,2023年,自主研发的第五代绿色智能大盾构管片生产线落户天津,繁重的工序基本由机器人同事接手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铁十四局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新产业、未来产业。

集团融媒体平台开辟“向新而行”专栏,全景记录、讲述中铁十四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生动实践。

“太卷了,这刚过了个年,你咋还跑起来了?!”管片操作工李友发指着生产线上行走的机器人感叹道。

随着他的视线,一个机械手臂正灵活地在装满混凝土的模具上挥舞着,随后末端抹盘精准压住凹凸区域,伴着“滋滋”两声,瑕疵处便被旋磨平滑。

最新一代抹面机器人试验

“这是咱们的最新成果,不仅能行走,抹面技术更高了,还能自主避障呢。”在北京房山,中铁十四局智能装备研发员臧国强正跟拍记录数据,抹面机器人完成作业后,灵巧地收回机械臂并折成45度角,行走到下一个工位。

李师傅凑近观察:“是比上一代利索多了,这抹面纹路比老王头的手艺还匀称。”

“可别夸早了”,智能装备研发负责人胡云发从控制台后直起腰,盯着运转的机械手臂客观评价道:“它刚学会识别蜂窝麻面,行走模块的避障算法还得喂几天数据。”

检测机器人

对于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的工人来说,机器人并不稀罕,在他们的大直径盾构智能管片生产线上,“大力娃”运载机器人、“千里眼”检测机器人、“火娃”焊接机器人等和工人合作工作,再加上数控中心“大脑系统”的助攻,优质的管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线下重难点工程,助力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

“抹面机器人可是我们的优秀工友”。胡云发回忆,从2016年研发出“行架数控式”的初代抹面机器人,中间改进了好几版,现在这是第五代产品,最大的优点是更加智能。

粗抹机器人调试

抹面是管片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劳动强度大且质量要求高。为保障抹面效果,提升生产效率,2020年,胡云发团队首次尝试小型工业机械臂形式,试验时,机械臂“吭哧吭哧”地一顿涂抹,混凝土还是坑坑洼洼的,抹盘还把泥浆溅得到处都是,惹得工人们哄堂大笑。

虽然多次受挫,研发团队并不气馁。找准了方向,他们改用大型工业机械臂,同时对末端执行器改进,双管齐下,抹面效果大幅提升,升级版的抹面机器人在青岛二隧、京滨城际铁路和津潍高铁等多个工程项目成功应用。


升级版抹面机器人

“得让它‘长眼睛’!”看着生产线上的机器人,研发团队琢磨,“还得让它‘走起来’”。

于是,如今的抹面机器人加装了视觉识别系统,可以自主学习,扫描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再用算法规划抹面路径抹平,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化操作。

多年来,中铁十四局在管片智能化生产领域不断探索,从造机器人、升级机器人到形成生产线,经过五次创新迭代,2023年,自主研发的第五代绿色智能大盾构管片生产线落户天津,繁重的工序基本由机器人同事接手了。


京滨津潍铁路管片智能生产线

在天津东丽区整洁宽敞的车间内,密闭降噪的下料室传出低音震动,抹面、喷涂、清理、检测、运载等机器人工友有条不紊地运转,演奏出一首现代工业交响曲。

在机器人工友的帮助下,“房桥管片”产量高、品种全、质量优,为中铁十四局大盾构穿越江河湖海城提供了牢固支撑,目前已应用在超700公里的隧道。

研发车间里,新一批“机器人工友”正在被组装测试,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