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洞见2021:AI推动物流数智化再升级,2025年市场规模100亿
来源:旷视机器人 | 作者:旷视机器人 | 发布时间: 1542天前 | 5421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已成必然趋势,物流行业也处于浪潮之中。2020年,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这一发展趋势。旷视是目前唯一进入物流领域的世界级AI公司,从2017年起,率先开展AI+物流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应用实践。

  02

AI赋能传统装备:让设备有眼睛、会思考

  除了机器人之外,AI还能让传统物流装备拥有眼睛,并可以简单思考,提升生产的安全性与效率。旷视人工智能堆垛机通过装载的五面扫描探照、3D摄像头,检测破损、异物、数量等异常情况,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保障盘点的准确率。到目前为止,经过1万多箱型的测试,人工智能堆垛机数量清点与真实情况还没有出现过差异。旷视已经在一家浙江黑灯工厂部署了全球第一台人工智能堆垛机。

  旷视还以强大的AI算法能力赋能合作伙伴的硬件设备,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比如旷视赋能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以AI算法作为视觉检测的底层支持,采用红外热成像作为测温手段,机器人可对镀锌炉设备进行非接触式表面温度监测,以及帮助工作人员更准确、清晰地远程查看炉区现场实况,直观复查异常现象,并通过视频捕捉功能、留档以备日后调查。

  03

AI赋能物流系统:

使系统最优化,实现更高效的多机协作

  随着工厂和仓库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AGV/AMR)、无人叉车、穿梭车、堆垛机、机械臂、分拣机等智能设备越来越多,需要通过集群的方式协同完成特定任务。旷视看到,成百上千台多种类型设备的规模化集群作业已成必然,要保证整个群体协作的效率,并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策略,需要让整个系统能够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自身策略;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将发挥巨大作用,帮助整个系统不断优化。

  因此,旷视推出了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河图(HETU),将机器人等智能物流装备与物流、生产业务快速集成,提供规划、仿真、实施、运营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以旷视核心的AI能力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物流各个环节。

  旷视河图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智能物流设备集合在一起统一调度,具有极大挑战。例如,AGV和电梯通讯在我们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事,但能真正将两者打通的却不多,因为电梯厂家不开放接口。物流系统当中,目前还没有其他家把仿真系统和运营系统做到一起,旷视正在往这个方向推进,因为这样才能帮助整个系统实现效率最优化。

  04

 AI赋能行业应用:

计算机视觉助力工业场景降本增效

  旷视也在积极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和落地计算机视觉等AI能力在入库出库、生产质检等各种环节中的应用。

  药品是特殊商品,需要准确核对相关信息,避免误发。在医药图像识别复核方面,深度视觉识别技术能把单据、货物上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注册证号等关键信息自动识别、对比,避免了人工识别的差错,准确性和效率大幅提升。

  轮胎存在老化问题,一般超过一定时限的轮胎就不允许入库和出库。人工检查的方式不仅会让工作人员长期面对气味恶劣的橡胶味道,而且检查准确率低。视觉识别技术可在轮胎移动过程中高精度自动识别不同品类轮胎的DOT码,摘出不符合要求的轮胎。

  在生产质检环节,AI 视觉技术能够自动识别果冻等产品的缺陷,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完成产品筛选工作,提升出厂产品的品质,也能避免工人使用肉眼长时间在强光照射的环境下工作,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疏漏。

  旷视认为,在日益复杂和多样的物流产业需求面前,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自处理好全部需求,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多方共赢是必经之路。因此,旷视希望有更多人工智能和智慧物流行业的机构与企业加入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聚力各方力量共创AI+物流新业态,用人工智能造福物流行业。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