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直播】  50强   整机  ​【联盟】  机构  【视界】  展会  招聘  云服务          微博   公众号AIrobot518 
【​今日焦点
【行业动态】
NEWS / 新闻中心
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来源:中金 | 作者:中金 | 发布时间: 1352天前 | 7482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人配送遵循自动驾驶的底层技术原理,目前感知、分析决策、控制执行以及云端基础设施等技术架构共识基本形成;2)我们认为,逐步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快速商业化驱动的规模效应叠加国产替代将促使成本快速下降,进一步实现无人配送规模化复制。

封闭区域配送问题。多数的高档住宅区、办公楼宇、学校等为规范管理都是不允许配送员进入的;疫区、医院等特殊场所需要阻隔病菌,无人车提供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方案。

无人配送车是解决用户体验和快递效率的“质变”方案

代收点、快递柜提升配送效率,但丧失部分用户体验

末端配送成本占整个配送作业的30%,从代收点到快递柜,大家一直在试图解决消费者用户体验和快递效率的矛盾。1)代收点,能提升快递效率,但也存在安全性低、密度不高、用户体验差的问题。代收点可结合商品销售、便民服务、社区团购等功能,带有综合社区服务性质,盈利模式多元。2)快递柜,2012年中邮速递易率先在国内开启智能快递柜业务以来,快递柜弥补了派件末端最后100米市场的空缺,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配送效率。然而快递柜由于周转效率低、盈利模式单一、投入回报周期长,一度面临发展的瓶颈。

图表:代收点和快递柜的对比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国家邮政局,圆通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无人配送车的“人机协作”

无人配送车拥有人“可移动”的优点,带来较好的用户体验、更高的配送效率。相比于代收点和快递柜而言,无人车具有移动的属性,能够完成直接的用户配送,体验更佳;相比于快递柜的低周转和重投入而言,无人配送车能够实现更高的快递配送效率。

图表:无人配送车的“移动”属性解决矛盾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然而机器不是万能的,机器适合解决集约化需求,人适合解决个性化需求,人机协作是主旋律。对于重复性、机械化的工作,机器能够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完成。1)对于相对共性需求的快递、社区团购、甚至是某些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核心办公区的外卖场景,无人车的落地能够形成对运力的补充,配送车和配送员可进行人机协同,一次出车能够装运单人配送的两倍单量,减少配送员往返站点的次数,实现大单量、远距离的高效配送;2)对于个性化零散化的需求场景,无人机配送、人力配送是较好的方式。

无人车有超越人的优点。1)无人配送小车能将人力从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提高整体安全性;另外无人配送车除了需要充电维保外可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工作,确保配送服务的即时性与准确性;无人配送被限定按照指定路线行使,遵守交通规则;无人配送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的接触,在封闭区域或特殊场所中有特别的应用价值。2)无人配送车的边际成本更低。我们以快递配送举例,2020年京东物流每单快递配送的人力成本为5.3元,随着快递数量的增加,基本上人员也维持同比例的增长,导致边际成本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然而若使用无人车,由于无人车能够较好地解决集约化的需求,随着快递单量的增加其规模效应较为明显,边际成本下降显著。

图表:机器解决集约化需求,人解决个性化需求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快递员VS无人车边际成本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京东物流招股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无人配送车的发展拐点:技术、路权、商业临近突破前夜

我们认为无人配送在技术、路权、商业落地方面都到了快速突破的前夜。1)从技术角度而言,无人配送的技术架构体系在业内逐步达成共识,可适配通用性场景。随着产业链上下游逐渐完善,潜在的规模效应将驱动成本下降,进一步实现无人配送规模化的复制。2)“持证上岗”,由于无人配送车占用道路公共资源,因此它从诞生起即受到监管。北京亦庄开放路权传达了积极的信号,也为其他城市开放路权做出了示范效应。3)从商业化角度而言,“无人配送+”正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应用。以京东物流为代表,无人配送+物流迎来快速发展。京东物流打造的无人配送车率先在若干公开道路及高校实践无人快递配送,在真实环境中积累数据驱动业务正向循环;在无人配送+本地生活领域,以美团为代表,在外卖、买菜、闪购多场景中以人机协作的方式提升骑手人效,以缓解日益明显的劳动力问题;无人配送也正渗透进零售行业,以新石器为代表,搭建了自下而上的技术和供应链体系,并且自建智能工厂快速实现量产。新石器以定义产品、打造标杆的方式,引领了无人车与新零售结合的模式。目前无人配送行业逐渐形成产业链,同时不管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创业公司都积极布局,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无人配送产业链和相关企业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技术成熟适配通用场景,产业链形成中塑造新格局

无人配送与自动驾驶其他赛道遵循相同的底层技术原理,即感知、分析决策、控制执行以及云端基础设施等几个部分。从运行流程来看,首先通过多传感器识别并融合周围环境信息,输入数据;再由计算平台进行算法处理;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执行相应的动作;另外在云端提供海量数据、高精地图以及后台远程接管和监控等基础设施。

图表:无人配送车辆工作流程

中金:无人配送,未来已来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无人配送架构体系初见成型。由于无人配送的体积小、速度低、载重轻等特点,安全性相对可控,整体而言难度更低。从目前技术发展情况来看,相比于Robotaxi和Robotruck的高落地难度,无人配送Robodelivery技术基础和供应链体系逐渐形成。

赛道内多家公司基本达成产品和场景的共识。多家公司无人配送车辆陆续问世,既包括美团、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有新石器这样的初创企业。从产品基本规格和性能上来看,早些年各家造了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无人配送车,目前各家经过几年的探索验证逐渐达成共识,主流的车体大小约为2.5米长*1米宽*1.7米高,最高时速在30km/h左右,续航约为100km;无人配送主要解决相对集约化的需求,人机协作是中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快递、外卖、新零售等。

​​​​第六期“全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巡回调研活动”合作商招募中

​报名热线:400-0756-518​​​​

活动时间:2023-09-01至11-30

  • 旷视接待21国驻华使节 共探智慧城市新机遇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 受邀参加央视《赢在AI+》,九曜智能亮相2050大会
  • 破解具身智能"数据困局"!松灵发布具身数据服务方案
  • 亮相LogiMAT China!磅旗科技携医药全场景AI无人化方案圈粉无数!
  •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大模型技术助力交管智能升级,海康威视亮相第十五届交博会
  • 天链机器人亮相成都工博会 以创新科技驱动产业升级